(觀傳媒嘉義新聞)【記者吳東林/嘉縣報導】雨後住家環境容易產生積水情形,天氣放晴後的高溫則有利病媒蚊生長,嘉義縣衛生局提醒民眾落實「巡、倒、清、刷」4招,徹底清除孳生源,才能預防登革熱和屈公病。
中國廣東出現屈公病群聚,該疾病與登革熱症狀相似,都是透過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傳播,民眾前往高風險地區或東南亞旅遊應做好防蚊措施,旅遊返家如出現發燒、頭痛、腹瀉、噁心嘔吐、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等資訊。醫療院所若發現疑似個案,應提高警覺及早診斷與通報,以利衛生單位介入防疫措施。
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防治登革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清除孳生源」,不讓蚊子有機會繁殖,如花盆底盤、保麗龍、水桶、輪胎、帆布凹陷處等小型容器,若積水未清,就可能成為病媒蚊溫床。趙紋華呼籲民眾每週至少1次主動巡視家戶及周邊環境,落實「巡、倒、清、刷」4步驟,仔細巡視戶內外容器,將積水倒掉並刷洗清理,若有大型廢棄容器,可連絡清潔隊協助清運。
衛生局提醒,老年人、身體衰弱、免疫功能不佳、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癌症及酒癮者等)及皮膚外傷者,整理家園時應避免直接暴露於污水或淤泥,清掃時戴上防水手套、穿著雨鞋膠鞋,皮膚傷口接觸汙水時盡快清洗,環境消毒要用稀釋漂白水(1:100)徹底清洗擦拭,落實「清除、清潔、消毒」3招,做好個人防護,保護自己也保護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