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夏季除濕正當時 三款祛濕茶助你清體質、健脾補腎防中暑

「炎炎夏日高溫潮濕,中醫教你喝祛濕茶、調飲食,輕鬆清體質防中暑!」圖/unsplash
「炎炎夏日高溫潮濕,中醫教你喝祛濕茶、調飲食,輕鬆清體質防中暑!」圖/unsplash

【記者/朱立君報導】炎炎夏日不只高溫難耐,台灣特有的潮濕悶熱更讓許多人感到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精神不振,甚至出現水腫、消化不良等狀況。中醫師鄭鶴祝指出,這些都是「濕氣重」的典型症狀。濕氣在體內滯留,會阻礙氣血流通,損害脾胃功能,若長期累積,更可能引發濕疹、關節炎、肥胖等慢性疾病。

鄭醫師表示,想要減輕濕氣帶來的不適,除了保持作息規律、避免過於油膩與生冷的飲食外,日常沖泡適合體質的祛濕茶飲,是簡單又有效的養生方法。他推薦三款適合夏季的祛濕茶飲:

首先是薏苡仁茯苓茶,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能幫助減輕四肢沉重、水腫與食慾不振的問題;不過因薏苡仁偏寒,孕婦與體虛者應少飲。第二款是陳皮薑茶,可溫中散寒、化濕脹,對手腳冰冷、腹脹的脾胃虛寒體質特別適合,但陰虛火旺者則不宜多飲。第三款是紅豆薏仁水,能利水消腫、維持輕盈體態,適合水腫與虛胖者,但沖煮時應避免加糖,以免助濕。

他進一步指出,夏季養生除了祛濕,還需兼顧健脾、補腎、防中暑三大重點。健脾祛濕可多食山藥、茯苓、陳皮等食材,幫助脾胃運化與排濕;滋陰補腎則可透過黑芝麻、桑椹、枸杞、黑豆等,提升體力與精神,抵抗暑氣消耗;清熱解暑則推薦西瓜、冬瓜、荷葉、苦瓜等食材,預防中暑並清熱生津。常見的四神湯、黑芝麻糊、冬瓜荷葉排骨湯等料理,都是不錯的選擇。

鄭醫師提醒,想讓祛濕效果更好,日常生活應保持飲食清淡,少吃油炸、甜膩與生冷食物;適度運動促進排汗;避免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或濕髮入睡;並確保充足睡眠,幫助脾胃修復。他強調:「夏天不只要防曬與補水,更要從飲食和生活中護脾健腎、排除濕氣,才能真正涼爽又健康地度過酷暑。」

鄭醫師建議,不妨從一杯簡單的祛濕茶開始,搭配均衡飲食與良好作息,讓身體輕盈、精神充沛,迎接一個舒心有勁的夏天。

──本文為Dr.Nice陳潮宗中醫診所鄭鶴祝院長提供
https://www.drnice.com.tw/products2_detail/33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