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警銀攜手反詐!刑事局與臺灣中小企銀簽署防詐合作備忘錄 推動識詐教育與資源共享

【警政時報 徐煜勝 鄭元毓/台北報導】

強化全民防詐意識,刑事警察局持續推動「公私協力」機制,號召企業加入反詐行列。114年7月31日,刑事局與臺灣中小企業銀行正式簽署防詐合作備忘錄(MOU),由刑事局副局長邱紹洲與臺灣中小企銀董事長李嘉祥共同主持簽署儀式,雙方展開緊密合作,攜手遏止詐騙犯罪蔓延。

刑事警察局與臺灣中小企銀簽署反詐騙MOU。(記者徐煜勝翻攝)
刑事警察局與臺灣中小企銀簽署反詐騙MOU。(記者徐煜勝翻攝)

簽署儀式中,邱紹洲副局長指出,隨著電信、網路及金融科技快速發展,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對民眾財產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根據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統計,114年6月詐騙案件每日平均財損達2億9,700萬元,雖較前期(113年8月至114年5月每日平均3億3,600萬元)下降約11.45%,顯示打詐策略已見初步成效,但仍不容鬆懈。

目前詐騙類型以「假投資」與「假交友投資」為大宗。警方也觀察到詐騙集團因應警方攔阻策略,逐步轉向以「當面交付」詐款方式,占比已上升至41%-47%;另利用虛擬貨幣詐騙的案件比例也從12%攀升至21%,顯現詐騙手法持續進化。尤其在單筆財損超過500萬元的案件中,僅3.1%的被害人卻占總財損的57%,足見高額詐騙的破壞力驚人。

此次MOU合作主軸涵蓋「情資分享」、「識詐教育」及「資源共享」三大面向,期盼提升金融從業人員的識詐敏感度與防詐作為,成為第一線防線,及時阻止民眾受害。李嘉祥董事長表示,中小企銀將積極推廣「165打詐儀錶」資訊平台,透過企業力量,強化識詐宣導,協助將反詐資訊精準傳達至高風險族群。

刑事局強調,政府打詐行動絕非單一部門的責任,而是全社會共同的挑戰與任務。未來將持續與更多民間企業深化合作,落實「全民防詐、全民識詐」,守護民眾財產安全。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獨家】快訊!!北市文山區驚傳債務糾紛砍人!四嫌自行前往文山二分局投案 警深入追查中
【獨家有影】中泰花園黑幕(下)仗勢欺人! 住戶抗議寶佳林陳海不遵判決視司法為無物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