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雲嘉南新聞)【記者洪佳伶/雲林報導】雲林地區血液腫瘤治療迎來重大突破。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歷經兩年多的籌備,正式建置完成自體骨髓移植醫療體系,並已成功為多位病患完成治療,穩定追蹤中。這項里程碑象徵雲嘉地區醫療服務邁向更高層次,也為當地患者提供更可近、完整的治療選擇。
院方於5月27日舉辦記者會,邀請三位成功接受移植的病患及其家屬出席,與醫療團隊一同切下象徵「重生與希望」的蛋糕,現場氣氛溫馨感人,病患家屬紛紛感謝醫護團隊專業與貼心的陪伴。
院長馬惠明表示,自體骨髓移植是一項高度整合與風險管理的專業醫療服務,能在本院順利推展,顯示雲林分院醫療量能已達準醫學中心等級,也為患者打造更便利與安心的治療環境。
馬院長特別感謝臺大醫院血液科周文堅主任與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蔡承宏理事,兩年來提供寶貴指導與支持,也感謝臺大體系長期協助技術培育與醫療資源挹注,使雲林分院得以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移植流程。
骨髓移植室主任尤達權指出,惡性淋巴腫瘤(如淋巴癌、漿細胞瘤)為最常見的血液惡性疾病,每年全台新增超過4,000例,約為白血病的3至4倍。雲林縣2022年新診斷淋巴癌患者101人、漿細胞瘤24人,其中約每年有20位病患需要接受骨髓移植。
過去雲林缺乏可提供此項醫療的院所,病患需轉診至外縣市,不僅交通不便,也增加心理與經濟負擔。如今在地即可接受專業治療,大幅提升醫療可近性。
內科部主任林亮宇回顧,自2022年起,院方啟動自體骨髓移植建置計畫,進行無菌空間改造、引進儀器設備,並安排醫護團隊至臺大總院及癌醫中心受訓學習。至2025年4月止,已有3位患者順利完成移植,並於門診持續追蹤,成效穩定。
馬惠明院長表示,雲林曾被視為「醫療沙漠」,如今能提供骨髓移植,象徵本地醫療重大躍進。未來分院將朝異體骨髓移植技術挑戰邁進,擴大照護範圍,造福更多血液疾病患者,實現「醫療在地化、照護無距離」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