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5月5日迎來節氣「立夏」,彰化縣鹿港鎮公所今(5)日舉辦傳統「立夏吃夏麵」活動,鎮長許志宏化身「阿宏師」,親手炒製傳統瓠仔炒麵,邀請鎮公所職員及200多位鄉親共襄盛舉,透過一道清涼退火的夏麵,傳承鹿港獨特的民俗文化,也為即將到來的炎夏暖身。

活動現場,許志宏準備的瓠仔炒麵以當季新鮮的瓠瓜(又稱瓠仔)為主料,並加入蝦米,寓意「蝦」音同「夏」,「瓠」則與「福」同音,象徵著夏季的到來以及福氣與健康。
瓠仔的圓潤外型不僅寓意著圓滿,也代表著家家戶戶對未來的美好期望。許志宏特別強調,這道菜不僅具有清涼退火的功效,還承載著對長輩的祝福,象徵延年益壽的意味。
參與活動的民眾手捧熱騰騰的瓠仔炒麵,邊吃邊討論著家族的傳統習俗及立夏的意義。大家不僅對美味的麵食讚不絕口,更在高溫的天氣中體會到了夏季的正式來臨。「好呷!」成為活動中最常聽見的讚美詞語,民眾也不禁笑說,立夏的高溫提醒著大家,夏天真的到了。
許志宏在致詞時提到,這一習俗源自福建泉州的「蝦麵」,當地以蝦頭、蝦殼與豬骨熬製濃湯,再加入新鮮蝦和麵條,並取其「蝦」音同「夏」,成為傳統的立夏食品。而在台灣中南部,尤其是鹿港,則有吃「瓠瓜麵」的習慣。老一輩常說:「吃夏麵讓你白白肥肥」,這不僅代表著食物的營養價值,也象徵健康與繁榮。
鹿港的民間習俗也有諺語「吃夏麵袂破病,吃瓠仔麵添福氣」,意味著吃這道麵可以驅散病氣、增進健康。這些習俗已經在鹿港流傳了數代人,至今仍深受當地居民喜愛,並成為一種獨特的節令美食。
「立夏是氣候轉變的標誌,它象徵著冷涼季節的結束,正式迎接炎熱的夏季。」許志宏補充道,立夏吃夏麵不僅有解暑祈福的意義,也寓意著農作的豐收,是一個對農業生產和社會生活的祝福。在鹿港,家家戶戶都會在立夏這天製作夏麵,這不僅是一種家庭的傳統,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