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之家行為訓練師表示,飼主認養後主要諮詢內容多為幼犬啃咬手部及成犬對人的不信任。訓練師說明為引導犬隻對人的信任,認養後須先滿足犬隻飲食生活所需、散步並給予安心、隱密,不受打擾的專屬空間,減少外在事物干擾,透過生活互動,培養雙方信任。有關幼犬啃咬行為,主要是為了緩解長牙的不適。另外因幼犬好奇心旺盛,也會透過啃咬探索世界,訓練師建議準備磨牙的耐咬玩具跟犬隻互動,讓犬隻能透過啃咬達到清理牙垢、按摩紓緩長牙不適,亦能滿足啃咬本性,發洩精力的需求,進而減少啃咬手部的習慣,減少雙方磨合期,體驗飼養毛孩的快樂。
在動物之家待了4年的活潑可愛米克斯「糖糖」原本個性害羞且對環境變化敏感,對於外界的刺激都表現出過度緊張恐慌導致驚嚇逃竄,甚至對照護員有啃咬行為。幸經動物之家訓練師引導,「糖糖」已學習放鬆壓力、穩定情緒,也願意踏出籠舍到草皮上散步玩耍,透過一次次的練習,現在已學會與人良好互動,並保持親人愛撒嬌的個性,歡迎市民至動物之家指定互動,給糖糖一個表現的機會。
臺北市動保處表示市民朋友如果有認養犬貓的意願時,可以先到動物之家參觀,指定犬貓編號,透過人員解說,了解犬貓基本性格,評估是否適合認養。對於成功認養的飼主,動保處更主動電訪關心認養寵物之照護狀況,並提供諮詢服務,也歡迎新飼主主動與「臺北市動物之家」粉絲專頁聯繫,回傳毛孩進入新家的照片。欲了解更多動物收容及認養資訊可至動保處官網或臺北市動物之家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