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文嵐
真的、假的?高鐵要延伸到宜蘭?乍聽之下還真的「難以置信」,去年之前這根本不是個「話題」,那時討論最多最久的是「北宜直線鐵路」,這也是幾次選舉藍綠雙方都開出的「競選支票」,只是今年初林佳龍卸任前丟出「高鐵宜蘭設站」的震撼彈,所有的「討論焦點」隨之轉移,然後就進入各方「較勁」的混亂情況,四城、宜蘭、縣政中心、羅東各有支持者,本只是「各說各話」,但九月底交通部「敲定」設在四城站,隨即讓炒作設在宜蘭站的人炸了鍋,十月四日由立委陳歐珀、議長張建榮、宜蘭市長江聰淵領軍等人領軍,二部遊覽車上百人,浩浩蕩蕩到台北找立法院長游錫堃陳情,並由游院長出面直斥交通部「不尊重專業」,(奇怪的是身為立法院長,對女立委被官員罵「不要臉」,他倒都不吭聲,此中心態實耐人尋味),連陳明文也來「參一腳」,說再吵下去要「王國材下台」,一場民進黨派系利益之爭的「戲碼」,赤裸裸呈現在國人眼前,有人認為這齣「狗咬狗」的戲,肯定會為宜蘭明年民進黨低迷的選情「雪上加霜」,甫接掌民進黨宜蘭選對會召集人林聰賢,是否有鑒於此故出面「協調」,這些「檯面上」的紛爭,在十二日突然劃上「休止符」,因為民進黨議會黨團竟然達成:尊重專業評估、減少徵用民地、降低環評變數、縮短施工期程、減少共構工程影響這「五項共識」,並邀來主張宜蘭設站「最力」的江聰淵市長出面「背書」,這中間的起伏轉折的確令人「目不暇給」。
我本來以為這是個選舉炒作的「假議題」,畢竟這是「橫空出世」的「大利多」,而西方有這麼一句話:「一件事好的不像真的,那就不一定是真的」,即便「北宜直線鐵路」這對宜蘭人比較有「共識」的利多,都搞了十幾年還未能定案,一個花費多數倍的高鐵工程,可以這樣「說了就算」?大凡一件重大的建設,應該都離不開三個程序:可行性評估(包括需不需要建、經費多少、帶來哪些效益等等),若效益超過成本,才會進入綜合評估(包括財務及環境影響等的評估),這些評估都通過後再送國發會進行最後決定,(因政府財政狀況,施政得考量「先後順序」),前面二個階段都得「曠日費時」,而「宜蘭高鐵」所牽扯的層面絕對比「北宜直鐵」複雜的多,在連「可行性評估」都付諸闕如的情況下,此等「大事」豈是交通部長一人能「自行決定」?但一個「八字還沒一撇」的議題,卻可以吵得沸沸揚揚,就可以看出這背後攸關多龐大的利益,(據稱已有建案喊出「高鐵第一排」的廣告詞),如果我們要做這樣的「推論」:牽扯利益越大的人反應越強烈,相信「雖不中亦不遠矣」。
如果拿二個明年可能的「縣長候選人」來比較,真是「冷熱」二個極端,林姿妙縣長雖主張「縣政中心站」,但她並沒有「非此不可」的堅持,並認為只要中央肯讓高鐵延伸到宜蘭,對宜蘭都是好事情,不管哪裡設站她都「樂觀其成」,所以對把「戰線」拉到台北,她並沒有跟著「起舞」;反倒市長江聰淵為了「堅持」在宜蘭設站,幾乎是「豁出去」,連得罪礁溪及溪南的縣民亦「在所不惜」,充當急先鋒跟立委北上陳情,但是在民進黨議會黨團「改弦易轍」之後(至少民進黨縣黨部主委陳俊宇的態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迴轉),他也不得不「接受」,(是「含淚」是「含恨」,恐怕只有他自己才心裡有數),到最後只得附和議會黨團的決議並阿Q一下:「仍反對四城站,另覓宜蘭站以南選址」,同時「以不過蘭陽溪且不離市區太遠為前提」,而「符合」這些條件的是哪一個地方,相信對宜蘭地理位置略有了解的人都應該心知肚明,只是他還是拉不下臉來「支持」林縣長的主張罷了。
民進黨為了派系利益可以鬥得你死我活,但這次宜蘭高鐵設站的爭議,卻這麼快「落幕」,的確出人預料之外,或許號稱「林百億」的召集人真的「發揮功能」,讓派系之間「雖不滿意但勉可接受」,不過「最可憐」的非江聰淵莫屬,針對這個議題,稍早他被自己的「師父」陳金德洗臉,因為陳也主張設「縣政中心」最適合,現在又被民進黨議會黨團「擺了一道」,(那「五點共識」根本都是對宜蘭設站的駁斥),他硬要「選站」,卻落得無法「靠站」,選戰還沒開打,他就在黨內「備受委屈」,他恐怕得無奈唱起沈文程那首「心事誰人知」來自我解嘲了。
(作者為國中退休校長)
派系利益「擺平」了嗎?
文/鄭文嵐
真的、假的?高鐵要延伸到宜蘭?乍聽之下還真的「難以置信」,去年之前這根本不是個「話題」,那時討論最多最久的是「北宜直線鐵路」,這也是幾次選舉藍綠雙方都開出的「競選支票」,只是今年初林佳龍卸任前丟出「高鐵宜蘭設站」的震撼彈,所有的「討論焦點」隨之轉移,然後就進入各方「較勁」的混亂情況,四城、宜蘭、縣政中心、羅東各有支持者,本只是「各說各話」,但九月底交通部「敲定」設在四城站,隨即讓炒作設在宜蘭站的人炸了鍋,十月四日由立委陳歐珀、議長張建榮、宜蘭市長江聰淵領軍等人領軍,二部遊覽車上百人,浩浩蕩蕩到台北找立法院長游錫堃陳情,並由游院長出面直斥交通部「不尊重專業」,(奇怪的是身為立法院長,對女立委被官員罵「不要臉」,他倒都不吭聲,此中心態實耐人尋味),連陳明文也來「參一腳」,說再吵下去要「王國材下台」,一場民進黨派系利益之爭的「戲碼」,赤裸裸呈現在國人眼前,有人認為這齣「狗咬狗」的戲,肯定會為宜蘭明年民進黨低迷的選情「雪上加霜」,甫接掌民進黨宜蘭選對會召集人林聰賢,是否有鑒於此故出面「協調」,這些「檯面上」的紛爭,在十二日突然劃上「休止符」,因為民進黨議會黨團竟然達成:尊重專業評估、減少徵用民地、降低環評變數、縮短施工期程、減少共構工程影響這「五項共識」,並邀來主張宜蘭設站「最力」的江聰淵市長出面「背書」,這中間的起伏轉折的確令人「目不暇給」。
我本來以為這是個選舉炒作的「假議題」,畢竟這是「橫空出世」的「大利多」,而西方有這麼一句話:「一件事好的不像真的,那就不一定是真的」,即便「北宜直線鐵路」這對宜蘭人比較有「共識」的利多,都搞了十幾年還未能定案,一個花費多數倍的高鐵工程,可以這樣「說了就算」?大凡一件重大的建設,應該都離不開三個程序:可行性評估(包括需不需要建、經費多少、帶來哪些效益等等),若效益超過成本,才會進入綜合評估(包括財務及環境影響等的評估),這些評估都通過後再送國發會進行最後決定,(因政府財政狀況,施政得考量「先後順序」),前面二個階段都得「曠日費時」,而「宜蘭高鐵」所牽扯的層面絕對比「北宜直鐵」複雜的多,在連「可行性評估」都付諸闕如的情況下,此等「大事」豈是交通部長一人能「自行決定」?但一個「八字還沒一撇」的議題,卻可以吵得沸沸揚揚,就可以看出這背後攸關多龐大的利益,(據稱已有建案喊出「高鐵第一排」的廣告詞),如果我們要做這樣的「推論」:牽扯利益越大的人反應越強烈,相信「雖不中亦不遠矣」。
如果拿二個明年可能的「縣長候選人」來比較,真是「冷熱」二個極端,林姿妙縣長雖主張「縣政中心站」,但她並沒有「非此不可」的堅持,並認為只要中央肯讓高鐵延伸到宜蘭,對宜蘭都是好事情,不管哪裡設站她都「樂觀其成」,所以對把「戰線」拉到台北,她並沒有跟著「起舞」;反倒市長江聰淵為了「堅持」在宜蘭設站,幾乎是「豁出去」,連得罪礁溪及溪南的縣民亦「在所不惜」,充當急先鋒跟立委北上陳情,但是在民進黨議會黨團「改弦易轍」之後(至少民進黨縣黨部主委陳俊宇的態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迴轉),他也不得不「接受」,(是「含淚」是「含恨」,恐怕只有他自己才心裡有數),到最後只得附和議會黨團的決議並阿Q一下:「仍反對四城站,另覓宜蘭站以南選址」,同時「以不過蘭陽溪且不離市區太遠為前提」,而「符合」這些條件的是哪一個地方,相信對宜蘭地理位置略有了解的人都應該心知肚明,只是他還是拉不下臉來「支持」林縣長的主張罷了。
民進黨為了派系利益可以鬥得你死我活,但這次宜蘭高鐵設站的爭議,卻這麼快「落幕」,的確出人預料之外,或許號稱「林百億」的召集人真的「發揮功能」,讓派系之間「雖不滿意但勉可接受」,不過「最可憐」的非江聰淵莫屬,針對這個議題,稍早他被自己的「師父」陳金德洗臉,因為陳也主張設「縣政中心」最適合,現在又被民進黨議會黨團「擺了一道」,(那「五點共識」根本都是對宜蘭設站的駁斥),他硬要「選站」,卻落得無法「靠站」,選戰還沒開打,他就在黨內「備受委屈」,他恐怕得無奈唱起沈文程那首「心事誰人知」來自我解嘲了。
(作者為國中退休校長)
閱讀更多
《現代五項》協會舉辦114年度B、C級教練講習會 主委楊毅弘:厚植教練實力,培育競技根基
強化停車場管理 交通局推動合法停車場標章辨識
農藥使用需謹慎! 中市農業局推多元防治助永續發展
異鄉築夢不言棄 家扶表揚10位新住民自強母親與模範寄養媽媽
永靖母親節表揚溫馨登場 36位模範母親、農民與調查員獲肯定
敬母如神!彰化市表揚58位模範母親 市長呼籲把握時光行孝
中彰投青溪「彩藝交輝」聯展 展出89件精彩藝術作品
《室在畢行》畢業展登場 秀水高工設計科展現三年學習成果
鹿港龍舟祭揭序幕 118隊龍舟齊聚鹿港 慶端陽活動熱力開跑
2025宜蘭綠色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