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花開於微境之中,陶塑於指尖之間!由文化部所屬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主辦的「花之微境—曾祥軒陶藝與彩繪創作個展」,今(3)日至8月3日於該館第一、二展覽室展出。此次展覽集結藝術家曾祥軒多件陶瓷彩繪與造型陶藝代表作品,展現其細膩技法與創作哲思,歡迎民眾踴躍前往觀展。

來自新北鶯歌的陶藝家曾祥軒,自鶯歌高職陶瓷工程科起便與陶瓷藝術結下不解之緣,進一步於台藝大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並師承汪泓玉老師專研青花瓷繪技法。多年來持續創作與展出,作品屢獲國內外藝術獎項肯定,曾受邀於總統府藝廊、鶯歌陶瓷博物館,以及韓國、日本、德國等地展覽,國際藝壇聲譽卓著。
「花」是曾祥軒創作中長期關注的主題。他擅長將工筆花卉的細緻描繪與寫意筆觸結合,並透過顯微鏡觀察花蕊與花粉的結構,將微觀圖像解構為單元形體,進行量化與重組,創造出自由生長的花之結構體。這些作品運用繽紛色彩與律動造型,象徵植物向光性與生命力,也蘊含藝術家對資訊時代感官與記憶傳遞的深層反思。
在陶瓷立體作品方面,曾祥軒以雕塑語彙探討自然與情感之間的互動。如展覽中的尖錐體與漂浮球體,分別代表著生長的渴望與花粉於空氣中擴散的自然設計,挑戰陶瓷燒製結構的支撐極限,同時傳達生命克服與飛躍的象徵意義。
展覽亮點之一,為曾祥軒廣受好評的「月影」瓷杯組。此組作品採用極致薄胎技法製成,杯壁薄如蟬翼、光影通透,並以《水調歌頭》詩詞及「但願人長久」旋律為靈感,將月相陰晴圓缺的意象融入花紋設計,呈現藝術與詩意共融的美學。觀者手持瓷杯,無論品水或飲酒,都如與月共飲,意境悠遠。
曾祥軒表示,創作是一條不斷實踐與思索的旅程,「我還有很多想法尚未實現,要繼續努力。」他期盼透過陶藝與書畫、彩繪與雕塑的融合,將藝術融入生活,從自然出發、回歸文化根源,持續探索屬於他心中的「花之微境」。
本次展覽免費開放參觀,展期至8月3日止。彰化生活美學館邀請民眾親臨現場,欣賞陶瓷藝術與彩繪之美。
文明缺位:亟待整治的峨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