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義,五權憲法」,這是「國民黨政府」,承續國父孫中山的「道統」,所引以自豪、引以為傲的,畢竟當世界的民主國家均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體制,只有「中華民國」還在標榜「五權分立」,並認為「考試、監察」的設置,為我國的「特色」,一者「確保文官體制的素質與權益」,一者「體察民瘼並正官箴」,當民進黨還「在野」時,對此的攻擊從「不假辭色」,廢除「考試、監察二院」的聲音也沒停過,甚至形容考試院為「養老院」,更稱監察院為「姦插院」(問問那個一心一意要當高雄市長的人,可記得這話誰曾說過?)只是「換了位子,換了腦袋」,在「綠色政治動物」身上,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當初說過的「難聽話」,現在都忘的一乾二淨,昔時的攻擊理由,如今都成過眼煙雲,「完全執政」後,本可以大開大闔地改革,但除了搞了個「不當黨產」與「轉型正義」的「黑組織」來「徹底追殺」國民黨之外,過去的改革主張早已拋諸腦後,各位子忙著安插「自己人」,「吃相之難看」較諸國民黨時代,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次監察委員的補提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先回顧2018年初,當時蔡英文補提名11名監委,第一波審查的田秋堇等六位委員,當被立委問及「是否支持廢除監察院」,雖然所持理由各異,但結果卻是六個人竟然「一致支持」,不過對立委詢問「陳師孟說當監委是要廢物利用」的看法,六個人又口徑一致地「保持緘默」,面對這種「主張廢監院,又要當監委」的矛盾狀況,連「綠委」也只能從旁緩頰說:「各位是不想監院被空在那裡,所以才要進去發揮翻轉力量」,但看看該年底黃國昌在立院的質詢,就知道這些「翻轉力量」最後仍然是一場「空轉」;不過最「吸睛」的還是陳師孟,他上任後更是爭議不斷,為了「阿扁」他可是完全「霍出去」,高舉「專打辦綠不辦藍的法官」的旗幟,已讓輿論譁然,後來甚至約談判馬英九無罪的法官,更引來司法界七成以上的連署反彈,認為「監察權」已逾越「司法權」,因「個人好惡」而演變成「憲政危機」,從這些「行徑」來看,誰曉得民進黨提名這些監委「所為何來」,難道真的只是要把這機關「玩臭玩爛」?
再回到這次監委的提名,當「傳出」陳菊將接掌監察院的訊息,就引起社會的「關注」,有媒體在網路上發起「意見調查」,起初幾天幾乎是「一面倒」的反對,但隨即在「很短」時間內就「翻轉」,到底是「民意」的反映,抑或是1450的發威,就讓民眾去「各自解讀」吧!不過日前公佈的七個名單中,有內定接掌副院長的黃健庭,因他曾涉及回扣的疑雲,又具國民黨籍,結果成了藍綠「一致反彈」的對象,最後成為犧牲打,然而焦點已隨之「轉移」,也因此「沖淡」陳菊的爭議角色,不過聯合報社論僅就她「氣爆善款運用」遭監察院糾正,「慶富案高銀貸款」監察院在調查,質疑「陳菊的官箴,夠格出任監察院長嗎?」這本就是「可接受公評」的事,但陳菊辦公室已揚言要提告,(她可能忘了謝寒冰質疑她的善款運用,她憤而提告,結果ㄧ、二審她都敗訴),企圖「以告止謗」,這究竟是在「捍衛自己的名譽」,或是「惱羞成怒的舉動」,相信民眾心裏自有一把尺,而且社論所指「才」二件,其實在她市長任內,高雄市政府被監察院糾正的案件已有「數十倍」之多,所謂「債多不愁」,她又何必對這區區二案「耿耿於懷」?此外,她竟然想「比照」李進勇,以「退出民進黨」運作以尋求社會的認同,但事實上「李進勇模式」證明只是笑話一場,中選會在「罷韓」中的角色是否稱得上「獨立」,相信大家心知肚明,以此來「明志」,簡直不倫不類,何況監察委員的資格,更沒有「跳脫黨籍」的規定,反倒對「清廉正直」是種最重要也最基本的要求,以陳菊涉及弊案之多之深,卻要出任監察院長,有人形容這是「小偷變警察」的概念,對柏臺清譽絕對是莫大的諷刺。
當然,蔡英文挾817萬票的聲望,她要為所欲為,誰又能置喙?陳菊為了「保命」入主監察院,等於擁有蔡皇賜予的尚方寶劍,加上有陳師孟的衝撞在前,司法界豈敢冒大不韙,輕易地去拔院長的虎鬚?所以起碼未來數年,她可以在曾是綠營眼中的「廢物院」中,安安穩穩的過她的「晚年」,至於監察院是「為誰而設」?「為誰而存」?社會大眾既無可奈何,她又何必在乎?
(作者為國中退休校長)
監察院,為何而設?為誰而存?
「三民主義,五權憲法」,這是「國民黨政府」,承續國父孫中山的「道統」,所引以自豪、引以為傲的,畢竟當世界的民主國家均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體制,只有「中華民國」還在標榜「五權分立」,並認為「考試、監察」的設置,為我國的「特色」,一者「確保文官體制的素質與權益」,一者「體察民瘼並正官箴」,當民進黨還「在野」時,對此的攻擊從「不假辭色」,廢除「考試、監察二院」的聲音也沒停過,甚至形容考試院為「養老院」,更稱監察院為「姦插院」(問問那個一心一意要當高雄市長的人,可記得這話誰曾說過?)只是「換了位子,換了腦袋」,在「綠色政治動物」身上,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當初說過的「難聽話」,現在都忘的一乾二淨,昔時的攻擊理由,如今都成過眼煙雲,「完全執政」後,本可以大開大闔地改革,但除了搞了個「不當黨產」與「轉型正義」的「黑組織」來「徹底追殺」國民黨之外,過去的改革主張早已拋諸腦後,各位子忙著安插「自己人」,「吃相之難看」較諸國民黨時代,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次監察委員的補提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先回顧2018年初,當時蔡英文補提名11名監委,第一波審查的田秋堇等六位委員,當被立委問及「是否支持廢除監察院」,雖然所持理由各異,但結果卻是六個人竟然「一致支持」,不過對立委詢問「陳師孟說當監委是要廢物利用」的看法,六個人又口徑一致地「保持緘默」,面對這種「主張廢監院,又要當監委」的矛盾狀況,連「綠委」也只能從旁緩頰說:「各位是不想監院被空在那裡,所以才要進去發揮翻轉力量」,但看看該年底黃國昌在立院的質詢,就知道這些「翻轉力量」最後仍然是一場「空轉」;不過最「吸睛」的還是陳師孟,他上任後更是爭議不斷,為了「阿扁」他可是完全「霍出去」,高舉「專打辦綠不辦藍的法官」的旗幟,已讓輿論譁然,後來甚至約談判馬英九無罪的法官,更引來司法界七成以上的連署反彈,認為「監察權」已逾越「司法權」,因「個人好惡」而演變成「憲政危機」,從這些「行徑」來看,誰曉得民進黨提名這些監委「所為何來」,難道真的只是要把這機關「玩臭玩爛」?
再回到這次監委的提名,當「傳出」陳菊將接掌監察院的訊息,就引起社會的「關注」,有媒體在網路上發起「意見調查」,起初幾天幾乎是「一面倒」的反對,但隨即在「很短」時間內就「翻轉」,到底是「民意」的反映,抑或是1450的發威,就讓民眾去「各自解讀」吧!不過日前公佈的七個名單中,有內定接掌副院長的黃健庭,因他曾涉及回扣的疑雲,又具國民黨籍,結果成了藍綠「一致反彈」的對象,最後成為犧牲打,然而焦點已隨之「轉移」,也因此「沖淡」陳菊的爭議角色,不過聯合報社論僅就她「氣爆善款運用」遭監察院糾正,「慶富案高銀貸款」監察院在調查,質疑「陳菊的官箴,夠格出任監察院長嗎?」這本就是「可接受公評」的事,但陳菊辦公室已揚言要提告,(她可能忘了謝寒冰質疑她的善款運用,她憤而提告,結果ㄧ、二審她都敗訴),企圖「以告止謗」,這究竟是在「捍衛自己的名譽」,或是「惱羞成怒的舉動」,相信民眾心裏自有一把尺,而且社論所指「才」二件,其實在她市長任內,高雄市政府被監察院糾正的案件已有「數十倍」之多,所謂「債多不愁」,她又何必對這區區二案「耿耿於懷」?此外,她竟然想「比照」李進勇,以「退出民進黨」運作以尋求社會的認同,但事實上「李進勇模式」證明只是笑話一場,中選會在「罷韓」中的角色是否稱得上「獨立」,相信大家心知肚明,以此來「明志」,簡直不倫不類,何況監察委員的資格,更沒有「跳脫黨籍」的規定,反倒對「清廉正直」是種最重要也最基本的要求,以陳菊涉及弊案之多之深,卻要出任監察院長,有人形容這是「小偷變警察」的概念,對柏臺清譽絕對是莫大的諷刺。
當然,蔡英文挾817萬票的聲望,她要為所欲為,誰又能置喙?陳菊為了「保命」入主監察院,等於擁有蔡皇賜予的尚方寶劍,加上有陳師孟的衝撞在前,司法界豈敢冒大不韙,輕易地去拔院長的虎鬚?所以起碼未來數年,她可以在曾是綠營眼中的「廢物院」中,安安穩穩的過她的「晚年」,至於監察院是「為誰而設」?「為誰而存」?社會大眾既無可奈何,她又何必在乎?
(作者為國中退休校長)
閱讀更多
【驚爆】辣妹舞后Yoko年輕時想當律師?一天內秒退坑!姐們笑瘋:妳跳舞32年還想打官司?
AI應用邁向企業藍海!美商iSANetwork集團宣布與隴華(2424-TW)合作推廣企業主權AI 解決跨系統資料管理痛點
巨型壯寶現身 降落板橋體育場最萌打卡點拍照抽好禮
堅定毅力查緝不法廢土 雲林檢察官莊珂惠榮獲國土保育先鋒表揚
失智老翁迷途數小時 北港警靠手環定位成功尋回
徒手扛起代步車 斗六警烈日救援受困老翁展現硬漢柔情
烈日迷途險象環生 虎尾暖警助失智老婦踏上回家路
(有影片)/雲林土庫越港里集會所正式啟用 打造青銀共融新據點、照亮在地生活
雲林啟動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 預7月15日全面實施強化全民應變力
2025宜蘭綠色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