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迎接「後義和團時代」的來臨

不管是歡欣鼓舞、不論是忿忿不平,在520的激情過後,台灣還是得在驚濤駭浪中求生存,民眾還是得在萬丈紅塵中過生活,之前不乏對「新瓶舊酒」政府人事的評論,其實這根本沒什麼意義,因為對以「謙卑當口號」的蔡政府,幾曾把「民眾的觀感」當一回事?民粹治國,選上的「最大」,她只差「不敢」像阿扁那樣喊出:「我選上了,不然你要怎樣?」但骨子裡可根本沒兩樣,任用「口譯哥」、「管媽女婿」這種摧毀文官體制的用人風格,連中選會這種「獨立機關」都不避諱用上深綠的李進勇,籌組「失敗者聯盟」,然後以中央資源來「卡」地方,用人與撒錢的唯一標準就在於是不是「自己人」,在蔡英文民調最低迷時就已如此明目張膽,現在頂著「史上最高票」的光環,她豈會有任何顧忌,加上除三軍統帥的身分之外,又有忠貞不二的1450網路大軍護航,以及九成以上的媒體輸誠吹捧,套句曾風靡一時的廣告詞: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風光到這種地步,她當然可以「為所欲為」,如何擺佈她的「棋子」,又豈容他人置喙?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這話大家已耳熟能詳,阿扁的貪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但如果能時時自我警惕,以避免掉入這樣的泥淖裡,權力在握反而可以大有作為,李光耀就是明證,所以有人說「權力是用來服務,不是用來享受的」,是要「向上提升」,抑或「向下沈淪」,就在握有大權的領導者「一念之間」。蔡英文之成為台灣當前「最耀眼」(或是「最礙眼」)的政治明星,這是毋庸置疑的,若要說她有天生的「政治魅力」,那實在太抬舉她了,比起阿扁來,二者真有天壤之別,光一個對群眾的煽動性,離開讀稿機就只會「呃呃呃」的蔡英文,連跟阿扁提鞋都不配,而去年初她的民調還看不到賴清德的車尾燈,但拜1450網軍的強攻,以及香港反送中浪潮的助勢,卻把她送上政權的巔峰,恐怕連她自己也始料所不能及。

儘管徹底操控國內的媒體,對她的「論文門」事件噤若寒蟬,但事實就是事實,即使死忠的「英粉」,恐也沒人能替她做強而有力的「辯護」,敢說那本去年「才出土」,有444個錯誤的論文,是蔡英文自稱可以拿「1.5個博士學位」的博士論文,一旦這個議題在國外延燒開來,那絕對是一個世界性的醜聞,她也無法再閃躲迴避,除了「德不配位」的質疑外,一個「誠信」已「徹底破產」的領導者,能有什麼領導的「威信」可言,這點是頗令人質疑的;再說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一個領導層峰有這麼大的問題,你相信她的「團隊」能有什麼「大作為」嗎?一個新冠肺炎成了造神運動,每天的疫情記者會,幾成了陳時中的秀場,社會也只能「順時中」走,(甚至他也已經被「點名」要參選雙北的市長),大力推動「口罩外交」,當媒體說WHA有十幾個國家「建議」,邀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大會,他在媒體鏡頭前還得意地表示「世界要起風了」,結果沒幾天,什麼風都「無影無蹤」,他除了表示「遺憾」與「抗議」之外,一切也莫可奈何,對「起風說」更沒多做解釋,連這個最火紅的「神」都如此不堪,其餘的自然更是等而下之了。

台灣當前瀰漫著「義和團」般的氣氛,在「去中國」「親美日」的前提下,媒體與名嘴充當馬前卒,1450網軍則虎視眈眈,一副「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的態勢,花數倍的價格買來恐怕「大而無當」的魚雷還沾沾自喜,說是「美國送大禮」,收到美國國務卿祝賀蔡英文連任的賀電也可以嗨翻天,說是台美關係空前的好,(卻絕口不提馬英九接到的可是小布希、歐巴馬的賀電,另外蓬佩奧對「台美建交」的提問,「顧左右而言他」的態度,台灣也只有「淡化」處理),當國民黨逐漸被「邊緣化」,國內「義和團」式的氛圍也日益嚴重,台灣除了「自嗨」,又要怎麼面對這「後義和團時代」的來臨,此時一個比「草包」還空心的「菜包」,能帶領台灣突破外交與經濟的困境嗎?還是逼得台灣非走上戰爭的局面不可?

(作者為國中退休校長)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