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桃竹苗新聞)【記者潘明賜/桃園報導】113年度桃園市大園區慶祝農民節大會,今(4)日在大園區老人文康活動中心舉行,表揚傑出專業農民、傑出優良婦女及傑出雜糧推廣農民。現場設置12個攤位,展售大園區農會及傑出青農所出產的農特產品、四健家政作品成果展暨農特產品料理成果展。市長張善政品嚐蕎麥麵、蜂蜜飲品、米香等,他對大園在地優質又美味的農特產品讚譽有加,並以行動支持大園區的農民。
市長張善政表示,大園區農業發展多元,有地瓜、香瓜、西瓜及蕎麥「三瓜一麥」等知名農特產品,亦有花卉等品質優良的農作物;農民節將至,今日特別前來肯定大園區傑出的農友,並感謝農友打拚的辛勞,而市府也會讓大園優質的農產品得以被看見。
為協助農民朋友,市府研議針對病蟲害防治藥劑補助、農機具補助、肥料運費等再加碼;同時,考量並非每位農友都有能力引進智慧化農機具,市府也進一步扶植青農,成立「桃園智慧農耕團」,透過提供農機租用、智慧機械等方式導入智慧農業,協助農友從事農業工作,輔助桃園農業向上發展。
張善政指出,大園農產品質優良且深具地方特色是當地農友打拚,相信今日獲獎的傑出專業農民、傑出優良婦女及傑出雜糧推廣農民,不只是大園、更是桃園的驕傲,他身為桃園市長,更以大園農業為傲,並對於農友過去1年的辛苦表達感謝。
農業局長陳冠義指出,市府持續透過技術、智慧科技、食農教育等方向輔導農業,除了補助之外,去年也整合輔導大園區農會、休閒農業區、農場等,陸續舉辦海芋季、蕎麥花節、地瓜控窯、溪海蘿蔔節等,活動搭配農事體驗,進一步發展地方特色農業。
另外,市府補助大園區農會1,105萬餘元,改善農業推廣教室及農民活動中心大樓外牆補強工程,增加建物安全性並改善農業推廣教育場域。市府期待與農會及農友攜手,創造新價值,讓桃園農業發展更加茁壯。
大園區的農業非常多元且品質優良,包含水稻、雜糧、花卉、畜牧、瓜果等等,尤其著名農產西瓜、香瓜、地瓜及蕎麥,當地常說「三瓜一麥」,近年農會及農民更是積極開發創新商品,增加農作物附加價值,例如,近年大園區配合政府推廣國產雜糧,產銷班長陳燕卿種植蕎麥、高粱,目前大園蕎麥種植面積已達164公頃,今年11月也舉辦蕎麥花節,農民與農會合作研發自有品牌的蕎麥麵、蕎麥地瓜飲及蕎麥堅果飲等產品。
大園當地滄聯農產行所研發的豐滄茶米香(龍泉包種)也榮獲全國性獎項農糧署2023年「十大嚴選穀得(GOOD)獎」,都是農民利用在地食材推廣及加工應用的最佳典範,塑造大園及桃園農產品的特色。
陳冠義表示,市府透過實際協助、技術輔導以及區域合作等來幫助農民,包含補助病蟲害防治藥劑、農機具補助、產銷班資材補助、稻作運費烘乾費、肥料運費等,今年也整合輔導大園當地農會、休閒農業區、農場等,陸續舉辦海芋季、蕎麥花節、地瓜控窯、溪海蘿蔔節等,透過體驗或瞭解生產種植、採收到加工的過程,達到讓地方特色農業及食農教育可以傳承的目標。
市府也積極推動「農民健康保險」、「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農業保險法」及「農民退休儲金條例」等4大福利,讓農民安心從農,減輕負擔,桃園更推出加碼措施,全額補助設籍桃園的農民健康保險保費,農民職業災害保險部分,桃園市府補助一半保費,讓投保者可以獲得就醫、傷害給付、身心障礙與喪葬津貼等4項保障。在農業保險方面,市府加碼補助40%保費,農民僅需負擔10%,讓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免於後顧之憂。(圖/桃市府農業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