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新聞】員山福園第三期納骨樓暨牌位區興建工程今(29)日上午舉行開工動土典禮,將打造地下1層、地上3層的建物,完工後可提供3萬8千個納骨櫃位,是宜蘭縣內最大的納骨設施。在空間規劃上以「往者的居所,生者的場所」為構想,採室內空間配置,引入自然性光線與氣流,除克服宜蘭多雨氣候又能融入自然,預計明(110)年9月完工。
員山福園表示,為解決園區納骨櫃位幾近飽和的問題,該計劃案於103年發包設計,歷經5年餘的規劃設計、水土保持工程施作、納骨櫃位需求調整及變更開發計畫後,在今(109)年4月24日順利完成決標,並在今天舉行開工動土儀式,工期總計450日曆天,預計明(110)年9月完工。
員山福園指出,第三期納骨樓在103年規劃初期僅可提供9,050個納骨櫃位,為滿足地方鄉親對納骨設施的需求,歷經2次變更開發計畫,將納骨櫃位提升至3萬8千個,屬目前宜蘭縣內最大的納骨設施。縣府編列2億2,800萬元打造地下1層、地上3層的建物,在空間規劃上以「往者的居所,生者的場所」構想出發,納骨設施採室內空間配置,引入自然性光線與氣流,除克服宜蘭多雨氣候又能融入自然。
除此之外,建築物設置有2部電梯,地下1層也可提供32席停車位,縣府並積極爭取綠建築標章,希望秉持打造尊重生命、符合環境永續發展的現代化納骨塔理念,提供民眾幽雅舒適的追思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