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柴壽山遇險如「迷航百慕達」 民組織辦《戶外探險安全》宣導活動20名山野玩家烈日闖關完勝
(高雄新聞)【記者 宋大衛/高雄報導】自108年宣布山林解禁後,再加上疫情爆發關係,民眾參與山域健走活動的人數暴增,而安全觀念不止是技術,還有許多面向可以了解與探究。對此,中華戶外探險協會9日開辦【111年夏季戶外探險安全推廣講座】活動,為期9小時的課程,總共20名學員闖關成功。
據悉,學員田開華表示,「曾為海軍的一份子,褪下戎裝後藉由主辦單位指導員的軍事古蹟介紹,把自己的親身故往和歷史串在一起,很鮮活的感覺,也是另類的全民國防教育,實用繩索結及智慧手機定位與離線地圖等輔助工具實作,增加爬山的風險管理能力,烈日下伙伴們同心協力的仿真搶救傷患綜合實作,徹底把一日課程完整驗收,感謝教練群的用心,用經驗提醒山要教我們的事,山永遠在,平安無價」。學員黃嬿樺表示,「上午所學,下午立即運用繩索吊掛與搬運技巧,增強基本常識、配備,減少更多憾事發生,以達到戶外安全宣導的意義」。
課程中年紀最年長的陳祝滿,45年次的她平時熱心公益,目前也是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資深導覽解說員,她表示:「安全樂活課程,卻能讓學員體認救難人員不為人知的堅辛,及他們肯為陌生人付出的真誠。我因抽籤則擔任傷患(模擬傷者),當夥伴抬起2根竹竿架設的擔架,加上我近70公斤的重量在山域環境往平地拖拉吊掛過程,讓我體會到台灣最美的是人這句話。對此,反思那些深入叢林,協助救難無名英雄,真值得敬畏」。
對此,中華戶外探險協會理事長宋汝夔建議,政府若能對大眾推廣防災、自救技能、戶外探險相關技術、災地搜索與基本繩索架設專業課程,不但可讓民眾多接觸戶外活動,還可學習城市或戶外危機處理自救技術,將可備不時之需。當然,健行服裝(鞋)、行動糧、背包、手機離線地圖、登山杖、手機、哨子、照明設備及水也是不可或缺,最重要的是,無論新手或經驗豐富的老手,以求安全為重,盡量不要自行單獨從事戶外探險活動。
歷經9小時專業體驗課程與測驗,共20名學員順利闖關,名單如下:張惠貞、劉怡均、李雅華、郭家禎、沈佩璇、陳玫華、陳祝滿、許東來、李文義、周家綺、黃嬿樺、葉江陽、蔡璋賢、黃麗卿、鄭梅芳、李衍錫、曾明立、陳寶升、徐櫻綺、田開華。
▲本次課程針對高雄區域郊山,透過技術經驗分享及專業人士解說,讓民眾了解各類別戶外探險活動執行的場域之特殊性。
(圖/主辦單位提供,記者宋大衛 翻攝.2022.07.10)
▲而活動中也讓民眾進一步了解高雄柴壽山從古至今之相關路線圖,辦理健行安全與人身配備宣導課程,避免山友誤闖管制區而走失受困且遭開罰。
(圖/主辦單位提供,記者宋大衛 翻攝.2022.07.10)
▲課程內容多元實用,學員反應熱烈,包含實用繩結教學、柴壽山場域認知、確保技巧、擔架製作、傷患搬運、困難地形通過等。
(圖/主辦單位提供,記者宋大衛 翻攝.202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