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奇!台灣史上最完整鯨魚化石 現蹤屏東恆春

(觀傳媒台南新聞)【記者陳聖璋/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地科系兼任助理教授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助理研究員楊子睿,今(111)年暑假率領16名成大學生、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者、海外學者及國內各大學、高中學生,合作發掘距今超過8萬5千年、全長超過15公尺、完整度高達70%以上的鯨魚化石標本,其成果有助了解鯨魚如何適應冰河期至今之環境改變。

「這次的化石發掘成果,為台灣繼上世紀70年代,於台南左鎮發現犀牛化石以來,第二次發現的大型哺乳動物化石」楊子睿指出,該鯨魚骨骸全長超過15公尺,肩胛骨、上下顎骨、連續出現的尾椎皆保存極為良好;頭骨雖僅保存後側,但仍算完整。

▲鯨魚肩胛骨化石打上石膏後準備運出河溝。
(圖/成功大學提供)

楊子睿說,藉由肩胛骨的形態,初步推測該鯨魚化石應是距今8萬5千年以上的「晚更新世」之「藍鯨」或「大翅鯨」,這兩種大型哺乳類也都曾在台灣沿海擱淺過。

挖掘團隊成員包含楊子睿、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姚秋如博士、德國巴伐利亞動物學蒐藏中心安妮卡.范海特倫博士及國內大學與高中的學生;其中成大學生人數佔團隊60%。

成大考古所周文博為此次鯨魚化石的挖掘團隊成員之一,今年年初他與當地蒐藏家張玉穆尋寶後,聯絡楊子睿一同勘查,團隊5月初在河谷深處意外發現,鑲嵌在地層4根突出地表的肋骨,經初步挖掘,更發現地底有大量骨骼。


▲挖掘團隊歷經90天密集挖掘,終於在111年10月完整將鯨魚化石重現天日。
(圖/成功大學提供)

挖掘過程中,最重的鯨魚下顎骨重達334公斤、長223公分,成員特別訂做可供8人共抬的木製擔架,全程由12人輪流合力搬運。成大地科系林佩蓁指出,當天成員處理顎骨、抬上支架,克服崎嶇地形一步步移動搬運,直到傍晚6點才跨越上坡抬至出口,當下非常感動。

楊子睿說,化石出土後為了鞏固結構,需要打上石膏,初期以軍事背包來回人工搬運,負重超過100公斤;面對植被茂密、地形破碎,學生們也曾想過開闢新路,利用纜繩搬運,嘗試無數方法,過程中儘管面對環境潮濕悶熱與蚊蟲侵襲,學生還是願意利用暑假時間參與,甚至有學生認為機會難得,若有下次也還要參與,楊子睿表示深感佩服。

針對化石後續處理,楊子睿指出,鯨魚骨骼化石目前已安全運回自然科學博物館,而科博館地質學組也將進行清修及研究,未來期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向更多人分享自然界遺留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