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幽靈國土阻礙漁電共生推展 蘇治芬:廢舊水路利發展漁電

【記者蘇榮泉/雲林報導】政府積極發展漁電共生,近來綠能業者在土地整合時,卻發現魚塭區暗藏著許多「幽靈」的公有地,正阻礙著開發計畫的推行,為此,立委蘇治芬今天會同農田水利署長蔡昇甫、副署長兼雲林管理處長林國華抵台西沿海現勘,聽取養殖業者陳情說明,農水署允諾3週內完成水路清查,並盡速清查土地作妥善處置,以利發展漁電共生。


▲立委蘇治芬會同署長蔡昇甫、副署長林國華抵台西沿海現勘。
(圖/記者蘇榮泉攝)

農委會和經濟部在全國6縣市選定「漁電共生先行區」分布於台南、嘉義、高雄、屏東、雲林、彰化共4783公頃的魚塭區,其中雲林約779公頃,分別位在台西鄉和麥寮鄉,台西鄉佔多數約680公頃,許多業者在辦理開發過程中,發現一個鮮為人知的問題,即向立委蘇治芬陳情。

養殖業者丁坤乾等人指出,漁電共生經多年研究實驗,為養殖業轉型帶來契機,他們樂見開發,因政府規定漁電覆蓋率只能4成,所以需要大面積整合土地來開發,才符合經濟效益。

綠能業者說,最近在土地整合過程中,卻發現魚塭區「潛藏」許多3、40年前施設的農田灌溉水路,隨著時空及土地使用的轉變,除現有的排、給水路,多數的舊水路,或被佔用或已傾頹消失於魚塭中,這些看不見的公有地,成為土地整合、併購開發的阻力。


▲魚塭區許多3、40年前施設的農田灌溉水路,這些看不見的公有地,成為土地整合、併購開發的阻力。
(圖/記者蘇榮泉攝)

蘇治芬指出,雲3線以西是嚴重地層下陷區,很多土地嚴重鹽化無法種植,3、40年前就轉為魚塭;很多早年的灌溉水路已消失在魚塭中,也失去原有灌排功能,加上這些區域已被政府劃入漁電共生先行區,這些失能的水路一旦繼續留存,將使土地開發受限於水利問題,相信其他縣市也可能有類似隱藏性的困擾,所以她建請政府考慮廢除舊水路,以符合漁電發展所需。

蘇治芬今天會同農水署蔡昇甫署長、副署長兼雲林管理處長林國華抵台西魚塭區現勘,聽取養殖業者陳情說明,經一番討論,農水署允諾3週內完成水路清查,進一步釐清已無灌溉或排水功能的水路,以利後續處理,讓漁電開發順暢並提高整體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