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北港朝天宮媽祖擲筊指示「定位」 江清露「倒水美人」泥塑的出土

 

北港朝天宮香火鼎盛,是媽祖文化宗教信仰重鎮,其廟宇獨特建築裝飾藝術也為眾人所熟知、讚歎,歷來更是帶動匠師激發民間藝術創造力的一座寶庫。其中國寶級的廟宇匠師江清露「倒水美人」因為設置於公園舊景觀噴水池中,更是大家合影留念的最佳景點,也是老北港人共同的兒時回憶。但隨著時代演進,噴水池已然拆除,精美雕塑作品亦不知所蹤,民眾每憶及過往,都甚是懷念。近日有熱心民眾在公園運動時,無意間找到疑是水池前攝影用景觀座椅,透過老照片的比對,驚喜發現確實是原件,而興起一波追尋「倒水美人」雕像熱潮。

匠師江清露老師(彰化縣人,1994年去世,是台灣國寶級的廟宇剪黏工藝師),除了各地廟宇剪黏藝術作品以外,據傳早期存在於北港運動公園的2尊立體圓雕塑像-「擲鐵餅」與「倒水美人」是由他親手製作。歷經多次整修,「倒水美人」在20餘年前公園整建後消失無蹤,「擲鐵餅」目前保存良好,兩座雕像更被在地人稱作「金童玉女」。


▲國寶級的廟宇匠師江清露「倒水美人」泥塑出土。
(圖/記者洪佳伶攝)

去年在北港文化中心舉辦「古笨港的座標-出土清代文物展」,展現古笨港出土文物研究及修復成果,還原清代先民生活樣貌、呈現北港百年人文之美。展覽結束後,民眾柯中元竟然在公園發現北港古文物,經由議員蔡孟真及北港國中鄭詠仁老師帶著「菲美林BOOK!」計畫,向雲林縣文觀處申請協助讓北港運動公園早期廣為眾人所熟知的「倒水美人」能被試挖掘,並成為鄉土及美學教育教學現場。

鄭老師表示,帶領北港美術班學生做藝術考古的課程,由於沒有專業的精密探測儀器,所以一開始也不敢貿然動土開挖,當地民眾提議可以帶著學生一起去媽祖廟,向媽祖擲筊求個平安袋。除了求平安袋,在開挖前也向學生指導相關的專業知識,很幸運媽祖給的靈感,第一挖就挖到寶了。鄭老師提到,能在沒有專業儀器的輔助下第一挖就挖到真的很神奇,也許冥冥之中北港媽祖真的有保佑大家。


▲北港國中鄭詠仁帶領美術班學生,「菲美林BOOK!」藝術考古課程。
(圖/記者洪佳伶攝)

文觀處文化資產科長張力元表示,文化觀光處一直積極投入文化保存工作,過去往往只有公部門及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參與,對於民眾來說顯得比較陌生。藉由這次從民間發起再到公部門協助,整個過程可以是未來在文化保存上建立一個公民參與的典範模式。透過文化的了解、認知再到保存,讓更多人願意參與、注重文化保存工作,並從其中認識自己的家鄉達到傳承的精神。

經縣府文化觀光處聯繫北港鎮公所現場勘查及多次討論,最後同意民間申請試掘,今年初由北港國中鄭詠仁老師帶領著一群國中生試挖掘。很幸運的,在試挖掘後幾天就順利挖到,老師及學生們都很開心,讓埋藏在土裡20多年的「倒水美人」重見天日。北港國中參與的學生紛紛表示「很高興參加這次藝術考古」、「看到消失二十多年的作品重現,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這次的菲美林藝術考古,我覺得是一個很棒的體驗,我們不只挖掘的是江清露藝術家早期的作品,更挖出老一輩人的回憶、流傳給下一代人的歷史」。


▲北港國中鄭詠仁帶領美術班學生,「菲美林BOOK!」藝術考古課程。
(圖/記者洪佳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