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成功治療巴金森氏症 以深腦刺激術治三例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醫學中心於9日發表以深腦刺激術治療巴金森氏症,由神經科、神經外科、影像醫學科及麻醉科醫師成立深腦刺激術團隊,於今年3月成功執行第一例深腦刺激術治療巴金森氏症病患後,迄今已完成三例病患,治療效果都十分的顯著及成功。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醫學中心張楷杰醫師表示指出,葉先生是位年輕型巴金森氏症病患。由於病情較為嚴重,藥物治療效果有限,也開始出現藥量過高的副作用。由於藥效時間短,嚴重限制了他出門進行日常活動或工作,當藥效開始退去時,除了肢體僵硬、動作緩慢,他還會有嚴重的肌肉痙攣,使得頭部嚴重後仰、扭曲,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苦不堪言。

張楷杰醫師又說,在本院接受深腦刺激術後,當電刺激啟動的那瞬間,就彷彿變魔術一般,整個人的動作幾乎恢復正常,可以四處跑跳,他禁錮的靈魂終於獲得解放,也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另一位病患李先生罹患巴金森氏症多年。在接受深腦刺激術治療後,他不再會突然「斷電」,走路的速度加快了,臉部也不再是面無表情的「撲克臉」。現在他天天在公園裡打三個小時的太極拳和他最喜愛的繪畫,他感覺人生重新看到了希望,也更珍惜和家人相處的時光,就像重新活過來一樣。

張楷杰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肇因於大腦多巴胺不足,導致控制運動迴路之神經系統障礙,病患會產生行動困難、遲緩、僵硬和顫抖現象等症狀。初期可以靠藥物處理改善,然而隨著疾病的進行至中後期,可能會發生藥效波動大,需要增加更多的藥物劑量或是縮短服藥間隔,甚至每兩到三小時就需要服藥一次。

另一方面,過多的用藥可能會引發異動症、情緒問題等副作用,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不論是藥效波動大,或是在藥物治療下仍有嚴重異動症,都可以進一步接受「深部腦刺激手術」評估,藉由手術改善症狀以增進生活品質。

神經醫學中心主任劉宏輝副院長指出,臺大醫院於1999年由劉宏輝教授、蘇錦章醫師和曾勝弘醫師完成了全亞洲第一例視丘下核燒灼術及全臺第一例深腦刺激術治療巴金森氏症病人。深腦刺激術是治療巴金森氏症的高階尖端技術,以植入之電極針對腦部深處之神經核進行微量之電刺激,以達到神經調控及改善症狀之目標。

院長黃瑞仁表示,在臺灣僅有部分醫學中心有能力執行此項手術,也是國際上評斷是否能成為一流醫學中心的重要客觀指標。本院引進先進的無框式立體定位導航手術,由劉宏輝副院長集結神經科、神經外科、影像醫學科及麻醉科醫師成立深腦刺激術團隊,於今年三月成功執行第一例深腦刺激術治療巴金森氏症病患,迄今已完成三例病患,治療效果都十分的顯著及成功。

副院長劉宏輝又表示,本院也於9月5日主辦中晚期巴金森氏症治療學術研討會,邀集彰雲嘉南地區之神經科醫師,針對中晚期巴金森氏症病患之治療以及深腦刺激術進行專業且深入的討論,希望帶給病患更佳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