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搶救「血癌」「半相合」技術讓癌友友不再配不到骨髓

台灣每年約新增5000例血癌病患,其中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最多,雖然有些病患經過化療有機會完全緩解、甚至痊癒,但多數都必須等待骨髓移植。20歲男大生蕭承揚患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接受親屬白血球抗原(HLA)配型半相合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狀況良好,定期門診追蹤,如今順利重返校園當大學生。


▲男大生蕭承揚(右)是彰基第一例半合血液幹細胞移植個案。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1.04.03)

彰基醫院目前完成300例骨髓移植,這3、4年來完成10例半相合移植,蕭承揚是彰基第一例半合血液幹細胞移植個案,蕭承揚表示,2016年16歲時開始貧血,到地區醫院輸血,但貧血症未減緩,甚至開始暈眩,因此到彰基兒童血液科檢查,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生活步調全部打亂,除了必須向學校請長假,也不得不放棄準備已久的全國技能競賽。


▲王士忠醫師(左)現在是承揚的臉書好友。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1.04.03)

彰基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王士忠表示,承揚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初期的治療計畫是進行化學治療,但一開始對化療反應不盡理想,計畫做血液幹細胞的移植,但配對結果不理想,在台灣最大的慈濟骨髓庫也找不到相合的,後來才嘗試請承揚爸爸來跟他做配對。


▲承揚自己找零件組裝單車,預計開始公路車計畫。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1.04.03)

王士忠指出,父母與子女間大概都是半合子相合的骨髓,過去因為移植技術的限制,半合血液幹細胞移植容易產生很厲害的移植物抗宿主反應,但近幾年來醫療技術進步,加上承揚化療後骨髓都仍有癌細胞殘餘,需盡快做血液幹細胞的移植,所以決定採用爸爸所捐贈的半合子血液幹細胞移植。


▲賴冠銘醫師(中)成功完成錦慧(右)骨髓移植治療,目前於門診規律追蹤。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1.04.03)

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賴冠銘表示,過去骨髓移植配對時一定希望全合,否則容易造成強烈排斥,但兄弟姐妹之間只有四分之一的機會全合、找非親屬的骨髓配對又往往需要2到3個月時間,如果病人無法等待配對成功,就可能因白血病離開。


▲彰基有能力完成所有的血癌治療,病人可以安心在地接受專業治療,重拾健康生活。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1.04.03)

隨著近年基因半合的骨髓移植技術成熟,可透過移植後化療的免疫調節,大大降低排斥效果,半合骨髓移植存活率與非親屬骨髓移植存活率差不多;在半相合的條件下,可以找到更多捐贈者,減少病人等待時間,甚至因為半相合大部分都是親屬,所以比過去更快從病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子女中找到骨髓配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