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天迎戰百年大旱》出版 集結桃園防災經驗與智慧 開創抗旱奇蹟

(桃園新聞)【記者曾平/桃園報導】2020年10月15日到2021年7月27日共286天,桃園遭逢百年大旱,石門水庫儲水量降到歷史最低點僅剩7%。市府今(6)日在文化局舉行《286天迎戰百年大旱》新書發表會。市長鄭文燦指出,桃園透過此這旱災考驗,完成一項又一項奇蹟,藉由出版這本書,集結桃園防災韌性的經驗與智慧,希望能幫助台灣做好準備,因應未來極端氣候帶來的更多挑戰。

鄭文燦表示,當時桃園與中央、地方團隊充分合作,透過開源、節流、調度、備援4大應變措施,加上市民、產業、農民相互體諒配合,桃園並未進入二階限水、供五停二,持續供應工業、農業、家庭用水,讓製造、生產及生活所受影響降到最低。



▲桃園以開源、節流、調度、備援等應變措施創下抗旱奇蹟
(圖/記者曾平攝)

桃園5年一小旱、10年一大旱,2020年9月預警石門水庫缺水、10月14日進入減壓供水的黃色燈號時,讓他回想2015年旱災經驗,因此這次提早開始準備抗旱。在2020年10月19日召開第一次抗旱會議時,他告訴市府團隊,從開源、節流、調度、備援4個方向,必須要運用各種方案。

鄭文燦說,在286天中,石門水庫水位從最低7%回升至70%,2021年7月27日第34次抗旱會議宣告任務終結時,儲水量回到100%,這段期間其他縣市進入水情紅燈警示,桃園只有1個月進入橙燈,其餘時間都是維持黃燈,以減壓、減量供水的方式來降低水耗,持續供應桃園工業及民生用水。

桃園每日用水約160萬噸,抗旱期間,每日用水降至120萬噸以下。因此,2021年2月開始,桃園甚至可以支援新竹用水每日超過20萬噸、維持竹科每日14萬噸所需生產用水。

鄭文燦並指出,286天旱災期間,市府召開34次抗旱應變會議,感謝國軍部隊五三工兵群利用石門水庫低水位時期執行清淤任務,完成20萬立方公尺淤泥清除;市府於各行政區建置備援水井28座,並協調民間60口工業井開放30%水權提供外借,地下水水權井1,380餘口,每年水權量高達1.9億噸,接近一座石門水庫的蓄水量,並全面清查盤點各類備援水井共3,130口,透過有效運用地下水、埤塘水、放流水、河川水、工地水等5大水源,降低石門水庫供水負擔。


▲市長鄭文燦與貴賓進行揭開書封儀式
(圖/記者曾平攝)

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黃宏莆指出,桃園2020至2021年對抗百年大旱的歷程,是鄭市長、市府、中央、地方所有的局處、同仁一起努力的成果,展現很好的典範,《286天迎戰百年大旱》一書將此過程記錄下來,留下很多經驗、技術,往後如果再遭遇旱災,就會有緊急應變的參考。

農委會農田水利署長蔡昇甫表示, 2021年雖仍無降雨,桃三灌區原需石門水庫供應7,000多萬噸水灌溉,最後只用了1,352萬噸的水就完成耕作及收成,打下美好的一仗,更是足以分享給各縣市政府的寶貴經驗。

農委會農田水利署署長蔡昇甫、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黃宏莆、桃園市後備指揮部指揮官吳俊霖上校、自來水公司第二管理處長呂崇德、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長江明郎、桃園市政府經發局長郭裕信、水務局長劉振宇、農業局長郭承泉、桃園區長洪清淵、農委會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長何明光、石門管理處長林昆賢、氣象局新屋氣象站主任戴俐卉、中油桃園營業處長廖宜聰等人,均出席新書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