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 環境不同樹材各異

撿起兩根大小相當的木頭,重量可能不同;敲敲看,也可能會有不同的聲響,或低沉或清脆。體積相同而較重,意味著它的木材密度大,也就是細胞排列較為緻密。在林蔭下生長的樹木,由於光照不足,生長就較為緩慢,必須花費較多的時間才能長到相同的體積大小,所以年輪較密,在生態地位上稱為耐蔭樹。而生長在林外或林冠層的樹木,由於光照充足,生長充分,同樣時間長出的細胞大且多;那麼要長出相同的木材體積,所花費的時間自然較少,年輪也就較寬鬆,生態地位屬陽性樹。

反過來說,陽性樹是開疆拓土的先鋒者。也正因為它的生長條件要陽光充足而不耐蔭,所以它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建構出最大的身軀,如此它才能高人一等,而不被遮住陽光,因而材質鬆脆不結實。耐蔭樹它不必也不願強出頭——它不必忍受大風大雨,而是在別人已建構好的森林裡穩定成長,這樣的環境雖然相對安定,卻是餓不死也吃不飽,對於木材生產自然是慢工出細活,所以材質緻密年輪間距窄。

生命來得快就去得快,快速生長的樹木,由於木材鬆脆,因此也爛得快;若當柴燒,可燒得出火,卻燒不出炭。結實的木頭才燒得出炭,這樣的木頭要花費較久的時間生長,腐爛也同樣需要較久的時間。木頭爛得快,才能釋放營養元素,供應快速生長所需;爛得慢的,正好也對應緩慢生長的需求。自然界的供需平衡真是奇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