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吹草動】尋找下一個金牌 政府該做些什麼
文/蔡孟峰
能擠入4年一屆的奧運殿堂,是世界級頂尖運動選手實現夢想的地方,但是如同奪下男子羽球雙打金牌的李洋所說,「沒有人能知道,為了站上這個頒獎台,我們付出了多少努力,每位選手都背負著所有人的期待」。除了本屆的得獎者以外,國內還有多少「下一個金牌得主」,也正在經歷和李洋一樣的過程,政府要做的是除了對這一屆成績歡欣鼓舞以外,還能為體育界做些什麼。
在眾多奧運得獎者的背後,還有更令人辛酸的故事,像是希臘籍舉重選手賽後落淚宣布退休,他說原因不是因為他已經舉不動,而是他窮到撐不下去,因為經濟困難,已經心力交瘁無法繼續運動生涯,這樣的窘境也同時發生在台灣許多選手的身上,運動選手訓練時比常人更能吃苦,而且吃苦的背後,是因為許多選手的家境普遍都不好,必須練出一番成就,靠得牌獎金改善家人的生活。
政府曾經端出體育改革,許多知名單項運動選手被官方掛上協會理監事以後,又有多少人實際參與協會事務,當初開放社會人士自由報名,但同樣也很少有對於推動單項運動能提出具體作為,別只看奧運得牌者能夠獲得的國光獎金有幾百上千萬,政府平時在協會及運動員身上挹注的資源相當有限,各個單項運動的潛力新秀,如果不是自行找社會贊助,就是家裡得負債來培養,更何況是沒沒無聞的選手難以獲得政府關愛的眼神。
在運動的硬體設施方面,這屆比賽也因為桌球混雙獲得銅牌以後,被揭發出台南桌球館過往被移作他用的爭議,高雄市左營區的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何時建立,這次也被綠營拿來邀功,但國訓中心只有菁英中的菁英才能進駐,平時散居各地,甚至遠赴海外移訓的選手,是否擁有比照國際級訓練場地可以使用才是政府應當關注的重點。
運動選手選擇海外移訓,除了硬體設備以外,必然還要具備更科學化的訓練「菜單」、和更強的陪練對手,參加本屆奧運的許多選手在國內已經打遍天下無敵手,必須提高訓練強度才能和世界級好手水準並駕齊驅,但像男子桌球的林昀儒前往大陸移訓、接受大陸教練指導,就被泛政治化。類此種種,台灣想尋找下一個金牌選手,政府應該先正視大環境及選手的問題所在,不要過度政治化,持續給予資源支持才是。
(作者為資深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