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淨灘、柬埔寨蓋水塔  北醫大分享從在地到國際實踐社會責任

(新北新聞)【記者 蔡宇辰/台北報導】臺北醫學大學23日在世貿展覽館舉辦「攜手永續 打造健康地球村」研討會,分享北醫長期致力於ESG(環境、社會、治理)的具體成果,包含外籍生自發性的淨灘運動,透過淨灘發現台灣之美;北醫大飛洋國際服務社團前往柬埔寨,協助當地改善衛生醫療與水資源;以及北醫大的附屬醫院組成的國際醫療團,長期深入邦交國,提供當地公衛及醫療服務及完善當地醫療系統。

從2020年7月開始,十多位來自臺北醫學大學的外籍生與台灣學生,利用周末假日「揪團淨灘」,自發性到福隆淨灘,迄今至少清出3公噸垃圾,他們期望透過自身力量,把清澈蔚藍還給海洋,同時也喚起民眾的環保意識,落實環境及海洋的生態保護。這個實踐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4「海洋生態」,減少各式海洋污染,包括海洋廢棄物的具體目標。

此外,臺北醫學大學飛洋國際服務團自2015年起便致力於協助促進柬埔寨當地學童健康,飛洋國際服務團指導老師郭曉靜也以「北醫飛洋,國際服務在柬埔寨」為主題,分享學生如何與當地學校、NGO團體合作,協助當地學童改善營養不良、衛生習慣等問題,為了實現永續價值,社團現在除了宣導衛教與疾病防治,也成為「蓋水塔的人」。

考量當地學校狀況,有水源的學校,先建立簡易水塔,才能讓廁所、洗手台能發揮其作用;針對完全抽不到水,只能買水的社區,飛洋與學校合作籌備水蒐集系統,協助解決無水可用的窘境。這幾年也逐漸顯現執行成果,學童的腹瀉及生病的機率大幅降低。除了乾淨的水資源,飛洋也協助當地學校建立學童的身高體重卡,記錄孩子的成長狀況,要能從當地的需求出發,提供的協助才能真的發揮效益及永續價值。飛洋國際服務團的貢獻,符合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3「健康與福祉」、SDG6「潔淨水資源」等目標。

另外,北醫在史瓦帝尼及馬紹爾,不僅有常駐醫療團計畫,更透過實習醫師訓練計畫、住院醫師訓練計畫,協助友邦建立國家醫師考試制度、培育醫學人才制度,打造「在地賦權、生根永固」全球夥伴關係,目前正有一名馬紹爾住院醫師David Alfred在雙和醫院受訓,明年七月將學成返國,將成為種子醫師,透過在雙和醫院接受的訓練,提升馬紹爾的醫療資訊系統,改善當地醫療品質。而這也對應SDG17「全球夥伴」的具體目標,推動醫療合作計畫,協助邦交國在台培訓醫事人員,協力促進永續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