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琬琳/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病指揮中心公布今(23)日新增本土確診104例,新北市45例,台北市22例,同時宣布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12日。柯文哲下午記者會時表示,除北農案屬於特殊案例,整體北市疫情穩定,其他行政區也持續進行清零計畫,直指部分媒體利用累積的新聞資訊,炒作風向。
▲北市疫情整體看來其實是逐漸趨穩,柯文哲籲媒體不要刻意誇大。
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柯文哲拿出台北市各篩檢站每日統計數據說明市府已逐漸控制疫情發展,隨著居家隔離解封以及量能充沛的情況下,也有更多的餘力去進行更精準的疫調和清零計畫,柯文哲表示,北農案因成員組成複雜,屬於特殊案例,而中央在處理苗栗移工群聚感染防疫處理得宜,但兩案其實不可用同一邏輯來做評斷,因為移工群聚雖是來自各個國家的勞工,但因共同居住在同一宿舍,疫調掌控容易,但北農案則是來自全台各地的相關工作人員,短時間之內聚集在某處,結束後又各自分散,流動性較大,為此,柯文哲也今晚將與中央共同研討針對跨縣市的疫調該如何處理以及整合。
北農2.0專案已進行2天,目前已完成3200人,從6月21至6月23日快篩結果呈陽性僅11位,整體篩陽數據為0.34%,事實上比台北市還低,並不像外界傳言般的嚴重,也因為北農案讓北市府有更多精進的方向,目前針對難以掌控的批發市場人員以及街友也陸續造冊進行疫苗施打。
▲柯文哲強調北農篩陽結果僅0.34%,目前也全面針對批發市場從業人員施打疫苗。
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柯文哲表示,「政治的核心是執行力」,針對目前三級解封延期的情況,他認為若沒有疫苗,台灣經貿體系的根基是電子零件的出口,整體GDP雖影響不大,但底層的民生產業衝擊嚴重,疫苗還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必須要以最低的行政成本維持防疫效果直到普遍施打疫苗,而美國給的250萬劑莫德納以及日本捐贈的124萬劑AZ,算下來實質上台灣自己採購的疫苗僅50-60萬劑。
柯文哲強調,全球疫苗施打至少已打了25億劑,納悶「不知道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每次都說有人不高興」,認為中央在交代疫苗的相關事宜非常隱晦,柯文哲表示,若疫苗遙遙無期的情況之下,要回答究竟要延長解封到何時這個問題,必須在疫情復發與維持經濟之間找到最好的平衡,這題真的非常的難回答,他嘆息地說「我沒有辦法做決定,因為不知疫苗何時才來,所以無法回答。」
文明缺位:亟待整治的峨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