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AI影片假冒「吊車大王」賣貨 刑事局揭「假名人」詐騙籲全民警惕

【警政時報 鄭元毓、徐煜勝/綜合報導】人工智慧(AI)影片生成技術遭詐騙集團濫用,製作假冒公眾人物擬真影片的案件日益猖獗,刑事局10日召開記者會,揭露最新的「假名人」詐騙態樣,呼籲全民提高警覺、強化識詐能力,防範受害。刑事局同時提醒民眾針對政府普發現金1萬元的政策,務必堅守「不點擊、不填輸、不匯款、不轉傳」的四不原則。

啟德機械起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胡漢龑董事長出席宣導防詐。(翻攝畫面)
啟德機械起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胡漢龑董事長出席宣導防詐。(翻攝畫面)

刑事局指出,詐騙集團已結合AI技術,擷取名人既有影像或語音素材,合成極為擬真的影片或語音片段,製作出看似「本人代言」的短片或直播截圖,用於背書商品或投資標的。該類手法結合社群演算法推播,擴散速度快且辨識難度高。常見遭冒用名人包含黃仁勳、謝金河、張忠謀、張國煒等財經專家或企業領袖。

假冒名人詐騙手法主要可分為三類:利用名人贈書、公益回饋等誘餌,引導民眾加入專屬群組,營造獲利假象後,詐取個人資料或誘騙交付投資資金;冒用名人肖像或影片推銷保健食品或生活用品,建立信任後以限時優惠促成匯款;以及假冒財經專家名義,在社群平台成立投資群組,宣稱掌握內線消息,誘騙民眾短期高報酬投資。

根據「165打詐儀錶板」最新統計,114年10月全國平均每日受理詐騙案件441件,財損新臺幣1億9,496萬元,較去年同期雖有下降,但情勢仍嚴峻。以財損金額觀察,假投資詐騙仍最嚴重,占比高達41.09%。刑事局統計,今(114)年1月至9月,已通報下架假冒名人詐騙廣告共計1萬7,461則。

刑事局指出,鑑於政府普發現金1萬元政策甫上路,已有民眾遭釣魚簡訊或假檢警詐騙,因此已在「165打詐儀錶板」網站特別設立普發現金專區,彙整相關新聞、防詐宣導資訊及警方打詐成效。

本次記者會也特別邀請長期投入反詐宣導的啟德機械起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漢龑出席。他以自身遭遇提醒民眾,AI技術讓假的說得跟真的一樣,面對涉及金錢的資訊,應「冷靜思考、停下手指、看清來源、小心查證」,不要因一時衝動而誤信不實訊息。

為鼓勵全民防詐,內政部已公布《防制詐欺犯罪有功人員及檢舉人獎勵辦法》,建立更完善的檢舉獎金制度,若所檢舉案件經法院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確定,最高可獲新臺幣1,000萬元的獎金。

刑事局強調,警方將持續透過「165打詐儀錶板」網站揭露詐騙話術與最新案例,並結合產官學及社群力量,攜手全民提升防詐免疫力,請民眾遇詐即報案、勇於檢舉,共同守護社會信任與財產安全。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獨家》圤智雨驚爆黃明志約炮「娃娃」翁雨澄 鹹濕對話及照片獨家曝光
【獨家】【精品詐騙風暴】新北警所長未婚妻竟涉417萬精品詐騙 南山區經理喊冤自身亦受害 5500萬連環坑案曝光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