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起,台灣各國際機場正式取消「免檢疫綠色通道」,所有入境旅客的行李都將全面接受 X 光掃描或人工查驗。農業部與衛福部強調,此舉是為防堵非洲豬瘟等動物疫病入侵,違者最高可罰新台幣 100 萬元,提醒旅客出國購物或返鄉探親前,務必了解最新邊境規定,避免因誤帶禁品受罰。
為何取消「免檢疫綠色通道」?
自 10 月 30 日起,無論旅客自哪個國家入境,都不再區分疫區與非疫區航班,行李一律須接受檢查。政策源於台中梧棲地區出現疑似非洲豬瘟(ASF)病例,政府因此全面升級防檢疫措施,強化國門防線。
主管機關提醒,旅客應預留較長的通關時間,並避免攜帶任何肉類或動物性食品入境。若拒絕受檢或未誠實申報,最高可罰 100 萬元。
肉類製品全面禁帶 泡麵肉料包也在列
根據財政部關務署與農業部防檢局規定,所有「陸生動物」的肉品與製品,包括牛、羊、豬、雞、鴨等,不論新鮮、冷凍、熟成或加工形態,皆屬「應施檢疫物」,不得隨意攜帶入境。
常見違規品項包括肉乾、香腸、火腿、肉鬆、肉包、水餃、披薩及泡麵肉料包等。只有經高溫滅菌、可常溫保存的罐頭或鋁箔袋裝肉品,且符合檢疫條件者,才有機會例外准許。例如:具官方認證的罐裝肉、高湯包或不含肉料的速食麵等。
海鮮類規定較寬 乾貨罐頭可通關
相較之下,海鮮與水產製品規定較為寬鬆。乾燥、調味或罐裝的海產,如魚乾、干貝、魷魚絲、海苔、魚粉等,若未含生鮮或活體成分,多可順利入境。
但新鮮、冷藏、冷凍或活體海產仍需符合檢疫條件,未申報者將遭沒收或開罰。專家建議,包裝應密封、標示清楚,若不確定是否屬於限制品,應主動詢問檢疫人員或走「紅線」通道。
蛋奶製品有限制 數量過多恐違規
蛋奶類製品雖未如肉品嚴格,但仍有明確限制。若為商業密封包裝、標示完整、無肉成分且屬自用(單項不超過 6 公斤),通常可順利通關。常見可帶入品包括純乳粉、滅菌牛奶、硬質起司或真空乳酪。
但鮮奶、未煮蛋、奶餡月餅、手作乳酪等因未經滅菌處理,則可能遭限制或需申報檢疫;攜帶過量亦可能被認定為商業用途而受罰。
蔬果與植物禁帶 乾燥食品可例外
所有新鮮水果、瓜果類與附帶土壤的植物、種苗、種子均禁止一般旅客攜帶入境,即使為伴手禮也不例外。
僅乾燥、脫水或加工的植物產品如乾香菇、乾辣椒、茶葉、香辛料等,經申報並通過檢疫後可攜入。至於新鮮蔬菜雖理論上可在持檢疫證明下通關,但程序繁複、幾乎不適用於一般旅客。
主動申報最保險
海關與檢疫單位呼籲旅客,若不確定攜帶物是否需檢疫,應主動申報或走紅線通道。「主動誠實申報不會被罰,隱匿反而代價高昂」,提醒民眾勿貪方便而誤觸法規,共同守護台灣的防疫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