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雲嘉南新聞)【記者蘇榮泉/雲林報導】雲林國際偶戲節自1999年開辦以來,已累積23年文化能量,成功將布袋戲推向全球舞台,也為雲林贏得設計與文化創新多項國際肯定。至2025年10月止,其主視覺及活動設計共榮獲德國iF設計獎3座、MUSE Creative Awards金獎等12座國際設計大獎。今年更以「掌中傳藝 共融永續」專案奪得第五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銅獎,有效展現文化永續與社會影響力。

由雲林縣政府主辦的雲林國際偶戲節,以布袋戲創新為核心,迄今共邀請32國、89支國際團隊來台演出,累積吸引超過250萬人次參與,奠定全球指標性偶戲藝術節地位。今年第23屆偶戲節以「超越偶」為主題,將音樂、影像與戲偶元素跨界結合,彰顯布袋戲與流行文化的創意融合,開幕音樂會更吸引近2萬人次到場,社群平台熱烈回響,引領「布袋戲也能很潮」的新風潮。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縣府多年扎根布袋戲教育與創作,透過多屆「金掌獎」、「青年金掌獎」及「小金掌」累積超過2萬名學童、180件藝術作品,打造自校園到專業舞台的文化傳承鏈。雲林不僅是布袋戲的故鄉,也是文化永續典範。

縣長張麗善表示,今年為期21天的活動(9月22日至10月12日),共有超過60場演出,26支國內外團隊、40所學校共襄盛舉,觀賞人次再度突破25萬,凸顯偶戲節兼具文化推廣與觀光效益。張縣長並宣布啟動「布袋戲傳習中心旗艦計畫」,將從劇本創作、經典劇目巡演,擴展至旗艦節目製作,深化傳承扎根,激發文化創造力,廣邀全國團隊參與,攜手擦亮布袋戲文化品牌。

此計畫目前正公開徵選劇本創作與經典劇目巡演,總獎金分別為65萬及300萬元,入選團隊更可獲得專業輔導及全台巡演機會,完整培育布袋戲未來新星。
立即加入【觀傳媒】官方帳號http://lin.ee/q2kd3ut精彩新聞不漏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