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台中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今(31)日舉辦「2025智慧宜居國際研討會(Intelligent Liv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以「智慧居住、健康城市與友善環境」為主題,邀請日本、韓國與台灣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高齡社會的科技創新與生活應用。會場亦有廠商展示高齡住宅與智慧照護產品與服務,吸引上百名師生與產業代表參與,共同關心高齡智慧照護的未來趨勢。
本次研討會由教育部「精準健康產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支持,醫科院主辦,生醫系、醫學系、醫管系及物治系協辦。研討會主辦人職治系教授陳美香表示,「2025智慧宜居國際研討會」延續去年智能篩檢主題,進一步聚焦以科技提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與安全性,藉由研討交流讓學生能在臨床與產業現場應用所學,並開放業界共同參與,期盼為台灣培育精準健康產業的跨域人才。

中山醫大副校長宋賢穎指出,運用科技與設計思維,讓高齡者在安全與尊嚴中生活,是醫學大學的重要使命,這不僅關乎醫療與照護,更關乎社會的永續發展。他肯定醫科院以「人本科技」為核心,持續推動跨域研究與教學創新,已成為高齡健康與智慧照護的實踐基地。
研討會內容兼具國際視野與在地應用。日本四天王寺大學看護學部長山崎尚美教授以「日本的智慧護理新趨勢」為題,介紹AI與非穿戴式感測技術在失智照護中的應用,展現「科技輔助人性照護」的新模式。韓國首爾大學工業工程學系Myung Hwan Yun教授以「人因智慧化─未來十年以人為本的AI」為題指出,AI發展應從技術導向轉為人本協作,強調以同理與信任推動人機共生的新方向。
國內講者則從實務面分享高齡生活的創新方案。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柏憲探討不動產開發與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強調醫養合一與三代共鄰的居住理念,打造安全且具社交互動的高齡友善環境。雲林縣輔具資源中心主任黃劭瑋以「從智慧家庭到健康城市」為題,提出結合IoT與AI的三層照護模型,從家庭、社區到城市推動高齡友善的智慧居住生態系,實現「在地安老」。

長期投入高齡建築設計的建築師陳政雄則以「預防跌倒的智慧宜居環境」為題指出,約八成長者跌倒發生於家中,應從光線、地坪與感測設計著手,結合AI與雲端系統打造更安全的居住空間。
中山醫大醫科院院長余豐益指出,本次研討會借鏡日韓高齡照護經驗,也展現台灣在AI與智慧照護發展上的成果。未來將持續深化國際交流,強化課程與產學合作,結合臨床場域與智慧科技,培育兼具創新與人文關懷的健康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