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華德動能併購跨足綠色交通 從引擎零件到電動巴士提前布局迎收割

華德動能併購跨足綠色交通 從引擎零件到電動巴士提前布局迎收割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圖: 蔡裕慶董事長宣布華德動能正在推動2026年上半年掛牌上市,將有機會成為台灣首家量產電動商用車掛牌上市的企業。(圖/華德動能提供)

(記者孟倩玉報導 )

華德動能暨車王電子董事長蔡裕慶,日前參加台灣併購大師黃日燦律師「台灣產業創生平台」一場聚焦企業轉型與併購的論壇。他深感認同,並以自身為案例,指出轉型的時機極為關鍵,雖然風險高、過程艱辛,但「不得不為」,唯有提前布局,才能創造下一波成長曲線。

車王電子1982年創立,以資本額120萬元起家,早期專注車用電子零組件,研發出電子點火器,成為國內唯一引擎關鍵零件製造商。歷經四十餘年,公司累積近500項專利、超過1600種零件,奠定在車用電子的領先地位。蔡裕慶秉持「70%做現況、30%佈局未來」理念,早於2011年投資華德動能,跨足電動巴士製造,打造完整電動商用車生態鏈。

華德動能併購跨足綠色交通 從引擎零件到電動巴士提前布局迎收割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圖: 華德動能中港廠智慧工廠設施巴士底盤焊接到電池模組組裝,幾乎全由機器手臂自動完成。(圖/華德動能提供)

隨電動車市場加速發展,蔡裕慶深知「掌握關鍵零組件」是競爭核心。2018年將華德動能正式納入集團,形成「華德造車、車王電控」雙引擎布局:華德負責車輛系統設計與製造服務,車王電子則提供電池能源管理與電子系統支援,大幅提升國產電動巴士自製率。2024年華德動能再出手併購銓鼎科技,補強軟體與智慧交通短板。銓鼎擁有台灣及越南逾八成先進大眾運輸系統(APTS)市佔率,使集團從硬體製造進化為智慧整合供應商。

黃日燦律師在刊物中,將車王電子列為年度八家併購轉型案例之一,讚譽該公司成功跨越產業鴻溝,成為推動綠色交通的重要力量。

走進華德動能位於台中的智慧工廠,從底盤、車身焊接及噴漆及電池模組組裝,皆以機器手臂自動化完成,展現其高效率製造,而工廠屋頂百萬瓦太陽能,車身烤漆廢氣排放遠遠低於法規,雨淋測試之水回收率更近100%並吸引超過2000位產官學界人士參訪,包括三位國內外總統。日本九州西鐵社長感謝華德協助完成ESG最後一哩路,日本大型巴士製造廠高層更直呼:「This is my dream.」充份展現了ESG精神。

華德動能併購跨足綠色交通 從引擎零件到電動巴士提前布局迎收割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圖:華德動能智慧廠區去兩年超過2000位國內外產官學界人士參訪,包括科技業大老闆、各級政府官員、外國大使、國會議員,甚至三位國內外現任總統。(圖/華德動能提供)

隨著華德動能2024年下半年正式轉虧為盈,蔡裕慶指出,公司已邁入快速發展及收割期,2025年產能可望倍增,2026年將推動上市,成為台灣首家量以電動商用車掛牌企業。華德動能除了深耕台灣市場外,在日本市佔率已逾一成,並與美國Optimal合作開發低地板電動與燃油巴士,以靈活策略因應各國能源與關稅政策。

蔡裕慶強調,企業轉型雖伴隨風險,但唯有「看得早、動得快」,才能在產業浪潮中生存並壯大。他的經驗為台灣傳統產業提供典範,證明透過垂直整合、策略併購與國際合作,才能在能源轉型與永續挑戰中,創造新價值鏈。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