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狗狗狂舔你不是「口水攻擊」行為專家揭:這其實是愛的告白

狗狗狂舔你不是「口水攻擊」行為專家揭:這其實是愛的告白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你是否曾被家裡的狗狗「熱情親吻」到滿臉口水?對人類來說,舔是一種親暱或討食的行為,但對狗狗而言,這背後其實藏著複雜的情緒與社交語言。

天生的「舔」行為源自幼犬時期
行為學專家指出,舔的行為可以追溯到狗狗的幼犬時期。幼犬在巢中會舔媽媽的嘴角,促使母犬反芻食物給牠們吃。這種行為在成年後轉化為一種「請求與依附」的象徵,代表信任與親密。當狗狗舔人時,牠其實是在表達:「我很喜歡你、我信任你。」

親密與服從的社交訊號
除了愛與依附,舔人也是狗狗在社交階層中的服從訊號之一。行為專家指出,狗狗舔主人的手或臉,有時是出於「你是領導者」的尊重與服從,特別是在人狗關係緊密的情況下。舔也能釋放多巴胺與催產素(oxytocin),雙方都會感到放鬆與快樂。

當舔變得「過頭」:焦慮與壓力的表現
不過,如果狗狗出現過度舔舐的情況,例如不停舔手、舔地板、甚至舔自己身體同一部位,就可能是焦慮、壓力或無聊的表現。行為獸醫提醒,這類「重複性舔舐」行為屬於自我安撫,若未改善環境或心理壓力,可能進一步演變成皮膚病或行為障礙。

如何分辨「愛的舔」與「焦慮舔」?
專家建議觀察以下幾點:

  • 若狗狗舔完後安靜放鬆、尾巴自然搖擺,是親密訊號。
  • 若舔的同時耳朵往後、喘氣、打哈欠、焦躁走動,可能是焦慮表現。
  • 若舔伴隨「尋求注意」行為(如看你、叫你、撲上來),可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訓練。

專家建議:以正向互動取代強制阻止
行為學家強調,千萬不要以責罵或打手方式阻止舔舐,否則可能加劇焦慮。
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引導:

  • 用玩具或咬膠分散注意力。
  • 建立規律散步與遊戲時間。
  • 給予「替代行為」獎勵,例如指令「坐下」後給零食。

語舔人對狗狗而言,是愛與安全感的語言。了解牠們的動機,不僅能增進彼此的信任,也能預防行為問題。下一次當你的毛孩輕舔你的手,不妨回以一個溫柔的撫摸——那是牠在說:「我愛你。」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