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台中商業使照全台居冠!建商多元開發案坐擁核心地利 提升房地產優勢價值

台中商業使照全台居冠!建商多元開發案坐擁核心地利 提升房地產優勢價值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烏日全台最大百貨購物中心「D-ONE第一大天地」,主體結構加速興建中。(圖/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提供)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內政部營建署統計,今年前七月全台商業類建築使用照核發樓地板面積總計達15萬8,434坪,雖較去年同期略為減少,但單一開發案樓地板面積大幅成長。其中,又以六都之中的台中市,以9萬3,562坪,年增17倍,居全國之冠。

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指出,中台灣經濟消費動能大幅超越雙北、持續領跑全台,百貨商場及零售業年營業額每年不斷創新高,台中有多家新百貨商場Q4起陸續開幕,他看好新商場周邊房市未來表現,預料將成推案新焦點。

根據統計,全台商業類建築物使用執照今年前7個月共計核發58件、樓地板面積15.8萬坪,較去年件數減少16件、但樓地板面積卻差不多,六都之中又以台中市最為明顯,商業類使照件數雖僅較去年增加四件、而樓板面積卻大幅成長、年增率高達 1,740.4%。 (詳如附表)

台中商業使照全台居冠!建商多元開發案坐擁核心地利 提升房地產優勢價值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附表。(圖/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提供)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說,疫後百貨商場因應消費需求擴張、商品陳列、藝文佈展及用餐空間舒適性,規模趨向大型化,加上台中市坐擁全台核心地利,吸納人口紅利及周邊的雲、彰、投、苗等縣市,中台灣約600萬人口,龐大消費實力驚人。

像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2024年營業額258.3億元,穩坐全台百貨業龍頭寶座,隔壁的台中大遠百也以209億元,名列全台第三名,僅次於台北101精品購物中心的238億元,全台三家年營業額在 200 億元以上的百貨業,台中就佔兩家。新光三越台中店閉門整修七個多月後,927重新開門迎賓,又逢928三天連續假期,湧現人潮與車潮,再度展現「地王」商圈氣勢,新增135個新櫃與餐飲店,為高消費注入新活力。

賴正鎰表示,商業界素有「首店經濟」名稱,「首店」是指某家引領性品牌在特定區域內開設的第一家店或門市,消費者對消費品質和產品的個性化、新鮮感都愈來愈講究,新品牌、新產品、新業態也會創造新的群聚效應、促進經濟增長點。像是新光三越台中店開幕25年來穩坐全台百貨業績冠軍寶座,凸顯首店經濟效早在台中成型。

台中商業使照全台居冠!建商多元開發案坐擁核心地利 提升房地產優勢價值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烏日全台最大百貨購物中心「D-ONE第一大天地」,主體結構加速興建中。(圖/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提供)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百貨市場百家爭鳴,傳統百貨公司積極拓點之外,建商也擴大佈局商場百貨版圖,像是漢神建設從高雄北上台中擴張「台中漢神洲際購物中心」今年底將開幕;元利建設以全聯入主大潤發後,改名為「大全聯」,同步在東區籌備全聯百貨批發商場旗艦店,占地面積約4,245坪.地上四層複合式商場。

台中捷運綠線文心路與台灣大道路口「市政府站」的G9-1土地開發案,則由冠德建設與中鹿開發合作,將興建地上43層、樓高208公尺,要打造商場、企業辦公室、共享辦公室、會議中心、旅館及多功能展演廳的綜合建築,將可與捷運藍線共站轉乘;旁邊緊鄰的還有「國泰101置地廣場」。

第一大國際開發公司斥資興建,緊鄰高鐵台中站旁的大型複合式開發案,享三鐵共構的軌道紅利,號稱全台最大百貨購物中心「D-ONE第一大天地」,主體結構將完成,結合百貨購物、五星級飯店、辦公大樓、會展中心、影城等,預計明年底開幕

台中商業使照全台居冠!建商多元開發案坐擁核心地利 提升房地產優勢價值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新光三越台中店於9月27日重新開門迎賓,連假湧現人潮與車潮,再度展現「地王」商圈氣勢。(圖/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提供)

另外,富旺建設在國際高鐵站特區規劃「F Plaza 烏日商場」;太子建設在大里與崇德路三段分別開發「太子置地廣場」,其中崇德路太子置地廣場今年六月剛取得建照,預計地下兩層,地上六層,規劃引進約60個品牌,包括統一佳佳健身俱樂部、星巴克、7-11旗艦店和Mia C’bon超市及家樂福,預計2028年開幕營運。

賴正鎰認為,台中躍居全台零售產業投資的重鎮,預期也將帶動周邊住宅及商辦市場持續增溫,尤其是房地產建築開發商採多元發展策略,相繼跨足中小型購物商場市場或酒店,展現房地產與商業服務業的通路結合,在大型百貨商場生活圈周邊消費便利,提升住宅區域的生活優勢,使新興商圈周邊房市具「保值抗跌」與「生活機能完備」雙重優勢,更有助於帶動就業機會與人口移入,對於周邊住宅市場形成支撐力。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