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嘉義新聞)【記者 陳惲朋 /嘉義報導】面臨遭嘉義縣政府撤照爭議,台泥嘉謙綠能義竹布袋間漁電共生案場 F 區經過台泥漁青養殖團隊養殖,今年中秋節前後,已喜迎逾千斤泰國蝦收成;其中陳姓養殖戶,今年更已穩定出貨8萬斤台灣鯛及300 斤泰國蝦,預計到農曆年前還將有12萬斤台灣鯛待收成。11月還有 5,000 斤虱目魚要出貨。
台泥嘉謙表示,義竹布袋間漁電共生案場 F 區去年底,被嘉義縣政府以「沒有養殖事實」為由廢止許可,對照目前案場各養殖戶漁獲陸續豐收,與縣府先前撤照的理由形成強烈對比。針對農業許可被撤照,台泥嘉謙綠能已經於日前向行政法院提出異議。
台泥嘉謙綠能指出,月前即與F區養殖戶陳錦模先生化解歧見,同意其養殖池配合交由台泥漁青養殖團隊繼續養殖,這波收成的泰國蝦和預計後續出貨的虱目魚,即是台泥嘉謙綠能內部漁青養殖團隊,於陳錦模先生原養殖池中產出的漁獲。除了公司自養池的成功,F區青年陳姓養殖戶今年已穩定出貨8萬斤台灣鯛及300 斤泰國蝦,預計到農曆年前還將有12萬斤台灣鯛待收成;另一位黃姓養殖戶預計年底前收成8,500 斤虱目魚,另一位陳姓養殖戶則將在11月收成1,700 斤泰國蝦。
台泥嘉謙綠能當初對嘉義縣政府因個別養殖戶而做出廢照決定時,就曾大聲疾呼,縣府的處分並未充分考量個案差異,F 區案場內三位主要養殖戶已穩定養殖且產出穩定漁獲產量,裁處不符比例原則。這幾位守法的漁民目前都還在養殖中,若 F 區光電板遭強制拆除,不僅將使他們已投放的魚蝦化為損失,更會直接衝擊他們的生計。
台泥嘉謙綠能強調,在推動漁電共生的過程中,公司從挑戰中學習,選擇正面回應並優化溝通方式,今年於漁光一期案場全面導入產銷履歷協助養殖戶提升商業競爭力,讓案場不只是能源開發,更是一份對地方長遠的承諾。為實踐企業作為社區夥伴的責任,七月丹娜絲颱風過後,公司動員工程團隊支援漁塭清理,協助正義國小重整校園,響應義竹鄉公所號召為鄉內長者家庭修繕屋頂。同時,公司也支持菜舖社區發展協會等地方綠色高齡照顧學習方案。能源發展不應與地方脫節,而應成為社區共生共榮的一份子。
國民黨主席——找一個願意放棄掌聲、沒掌聲的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