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高屏新聞)【記者陳宗傑/屏東報導】經歷七十多年沉寂,屏東縣春日鄉的老力里與老歸崇部落,終於迎來文化記憶的重生。在地族人歷時數月,透過親手修復傳統石板屋與聚落環境、舉辦文化工作坊與尋根行動,成功讓部落的歷史與文化再次回到土地之上。這項具有指標意義的文化修復行動,於20日在老歸崇部落(歸化門社遺址)入口暨老力里頭目家屋前廣場舉行兩場次成果發表會。
本次活動由春日鄉公所主辦、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以「文化尊重、部落參與、社會溝通」為核心理念,強調族人主體性與文化價值的實踐。修復過程中,在地工班與建築文化專家密切合作,不僅重建具有代表性的傳統石板屋,更重啟部落長輩口述歷史、青年族語學習與文化傳承的對話。此次重返舊部落老力里與老歸崇的文化記憶與修復成果發表會,目的是向大眾與媒體展示部落修復與建造的具體成果。以及肯定在地族人、工班與建築文化專家的合作成果,並喚起社會對原住民族聚落保存與永續建設的重視,建立後續文化觀光與教育推廣基礎。
春日鄉長沈秋花表示,這不僅是一項建築修復工程,更是一場屬於部落的文化復興運動。我們期待藉由此次發表會,讓更多人認識老力里與老歸崇的歷史與價值,也讓文化真正走回族人心中。未來春日鄉公所將持續推動部落文化資產保存計畫,結合教育、觀光與青年返鄉行動,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持續發光發熱。
歸化門社遺址有400多年的歷史,也是前往浸水營古道途經的重要部落,是現今歸崇部落的舊社。其入口處恰巧在林道的彎路上,距離現今村落僅5~10分鐘車程。屏東縣府與春日鄉公所共同合力推動「老歸崇-老力里歷史場域文化復振計畫」。規劃以低密度高效率之營造方式,美化地景環境及回復部落原有風貌,以保護舊部落文化生態,並結合現代科技建構歷史文化觀光產業,延續部落集體文化生活記憶,強化舊部落與族人文化臍帶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