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絕殺浪潮」成了足球玄學
(「笑傲足球部落報」FB發行人龔義三及社長何長發與「樂聯網」連結,在此「龍來共發」抓住時事分享國內外足球評論讓您掌握全球視角:)
2025年9月18日歐冠「聯賽階段」首輪,利物浦大戰馬德里競技進入最後裁判補時階段第90+2分鐘比數定格在2比2,隨即索博斯洛伊開出角球,范迪克躍起頭球破門,使利物浦3比2絕殺馬競。這是利物浦新賽季連續第五場以「絕殺」方式獲得勝利,堪稱足球史上罕見的「絕殺大滿貫」。
歐冠首輪對陣馬德里競技,利物浦開場僅4分鐘就由薩拉赫自由球經羅伯遜折射入網,兩分鐘後薩拉赫再進一球,利物浦取得2比0的完美開局。但馬競的略倫特在第45+3分鐘和第81分鐘連進兩球扳平比數。直到第90+2分鐘,范迪克頭球絕殺險勝。新賽季五場比賽,五場絕殺,利物浦專玩「大心臟把戲」讓球迷體驗了從絕望到狂喜的過山車式情感體驗。
新賽季以來利物浦已經成為「絕殺球專業戶」。英超加上歐冠總共5場比賽,他們4次絕殺,還有一場依靠83分鐘的神仙球致勝。英超第一輪,利物浦4比2擊敗伯恩茅斯,基耶薩和薩拉赫在第88分鐘和第90分鐘進球;英超第二輪,利物浦3比2擊敗紐卡索聯,恩古莫哈在第90分鐘進球;第三輪,利物浦1比0擊敗兵工廠,索博斯洛伊第83分鐘攻入全場唯一致勝球;第四輪,利物浦1比0伯恩利,薩拉赫第90分鐘進球。
賽後歐媒議論著利物浦這是運氣太好?還是真有實力呢?否則怎能大玩得起連續五場都靠「絕殺」贏球的足球比賽玄學呢!
必須承認的是,這場比賽利物浦是有點運氣,正如馬競主帥西蒙尼在賽後的抱怨:「第一個失球我們很不走運。薩拉赫的自由球原本看上去並沒有太大威脅,卻偏偏皮球打在了羅伯遜身上發生意外的折射而進。」這算是運氣球也好,但要把利物浦的勝利歸結為運氣,那肯定也不合理。從總體上來講,這是一場紅軍幾乎完全佔據主動的較量,坐鎮主場的他們攻勢凌厲,完全有機會在更早的時段終結比賽。
有此表現,我們就不該質疑全場射門多達20次、多出對手一倍的利物浦是靠運氣才贏下了這場歐冠。他們的勝利源於強大的實力,也源於強大的內心,如果不是從始至終都堅信自己更勝一籌,並不懈地努力,就算有運氣那也是等不到的。
事實上最後時刻見真章也是利物浦的傳統,不僅僅現在斯洛特帶隊,在克洛普時代甚至更早之前,紅軍都善於補時絕殺。據競技網統計,利物浦早已是英超聯賽裡在90分鐘以後攻進致勝球最多的隊伍,自1992年英超創立以來總計47次,比排名第二的兵工廠多了足足13次。
發哥很認同一點,利物浦隊「絕殺」文化背後的紅軍精神,那就是紅軍擁有著「永不放棄」的足球哲學。
利物浦的「絕殺奇蹟」並非完全依賴運氣,而是有著深厚的戰術和文化基礎。絕殺展現了「紅軍」利物浦隊出色的體能儲備和強大的心理素質。
在比賽最後階段,當對手體力下降時,利物浦往往能夠利用這一點發起猛烈進攻。球隊擁有多名能夠在關鍵時刻決定比賽的球員,薩拉赫、范迪克、索博斯洛伊等都在本賽季的絕殺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這種多點開花的絕殺能力,使得對手難以防範。利物浦球員即使比賽接近尾聲,依然敢衝敢傳、敢射敢搶,這種集體性的心理優勢,讓對手在最後十分鐘面臨巨大壓力。
利物浦前任主帥克洛普的戰術哲學中強調永不枯竭的進攻信念,全隊貫穿始終的高位壓迫和體能優勢,正如紅軍那條代表性的招牌歌曲一樣,更是球隊「永不獨行」精神的體現。
利物浦用實際表現重新定義了「強隊風範」,贏球不一定靠全程壓制,但一定靠絕不放棄。這場歐冠之戰再次見證了紅軍永不放棄的精神。從伊斯坦布爾奇蹟到如今的連續五場絕殺,這種逆境爆發力已經融入利物浦的血液裡。
紅軍現任主帥斯洛特表示:「如果想擊敗像馬競這樣一支以超強心態(mentality)聞名的球隊,必須用他們的武器擊敗他們,那就是更強的心態。我認為這就是我們此役再次展現的,我們也能用心態擊敗他們。」
不過利物浦的強大雖然毋庸置疑,新賽季總是要拖到最後才能全取勝場三分,為什麼就不能贏得爽快一點?利物浦的後防雖沒有特別明顯的紕漏,五場「絕殺」的背景並不相同,但對伯恩茅斯與紐卡索聯,都是紅軍早早建立兩球優勢之後稍有鬆懈,被頑強對手強勢反撲,最後才不得不孤注一擲靠替補致勝。說到底利物浦後防的磨合確實待改善也是事實。
利物浦總能在比賽最後時刻,還不停的進攻進攻再進攻,同時還不給對手機會反擊。不停的嘗試大概率事件,最終靠量變產生的質變。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玄學或運氣」之說吧。足球之所以有趣,除了展現的技巧,還有能展示的精神屬性和心理素質,這是一個全方位的比賽遊戲。不過,依靠「絕殺」取勝的利物浦,這波「絕殺浪潮」還能持續多久?且再觀察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