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一般大眾在賞析藝術作品時,容易著重於「視覺」,透過視覺聯接自己過往的經驗與認知,只是,當你沒辦法依靠視覺時,就沒辦法欣賞藝術了嗎?其實不然,藝術感知能力具有很多樣貌,正等著大家去探索。
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自9月18日至10月12日舉辦《2025用手去看見世界ーふれてみる展覽會》,就是一場鼓勵以「觸覺」欣賞藝術創作的新型態展覽方式,透過摸索作品的形狀、大小、材質紋理、溫度及空間感等,無論是幼童、長者、成人、視障人士都能自在享受觸覺藝術創作帶來的新體驗和樂趣,讓觀者能直接參與作品,與之對話,建立起多元共融的藝術場域,期許社會共好友善,實踐文化平權。
此次展覽主要是由國立中興大學趙欣怡副教授、國立山梨大學武末裕子副教授、專職藝術家芝田典子老師共同策展,結合國內外大學、公共機構、藝術家及盲人學校等資源,展出來自臺、日、義、法等多國觸覺藝術創作,包括中興大學、大葉大學、山梨大學、北海道教育大學、山梨縣立盲人學校、臺北市立啟明學校、社團法人臺灣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靜宜大學等師生作品,超過70件可觸摸的立體雕塑、圖書繪本及教材,搭配了點字設計、影片、語音等多重導覽方式,讓觀眾更易於理解並親近觸覺藝術的內涵。
今(2025)年的八月至十月間,「用手去看見世界」將先後於臺灣板橋435藝文特區光復館、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日本山梨縣立圖書館巡迴展出,期間更辦理十二場跨國講座、創作體驗工作坊及「觸覺」觀賞會等多元形式活動,邀請臺北市立啟明學校、臺中市立啟明學校、山梨縣立盲學校小學生、惠光導盲犬學校、臺灣盲人重建院以及多所大學課程師生,進行實體或線上的參與,擴大了國際文化交流,分享觸覺藝術的魅力。
「觸覺藝術」豐富了藝術的表現形式,深具創意和包容性,提升人們觸覺感知的能力,也提供視障人士一個平等參與的機會,讓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都能沉浸其中,開心體驗,期待大家到展場放慢腳步,保持開放的心態,透過觸覺構築出屬於自己的想像力,跳脫「視覺」限制,用不同感官來觸碰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