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雲林新聞)【記者簡勇鵬/雲林報導】雲林縣推估114年失智人口將突破1萬2500人,縣府面對逐年攀升的失智人口,積極推動失智友善措施及篩檢診斷服務,以及響應「國際失智月」,特在今(17)日上午10時舉辦「攜手照護,共築有憶人生」失智照護網絡成果發表會,顯示縣府積極推動早期診斷與布建的決心與成效。
今日上午在縣府親民大廳的失智照護網絡成果發表會,呈現113年度計畫亮點,包括社會處獨居或失智長者智慧防護網絡服務(共核定1585人次)、警察局指紋捺印及走失協尋(246件)、教育處國中小融入失智課程(379人)、衛生局與各局處合作辦理失智識能宣導(514場次)、營造失智友善社區(2處鄉鎮市)及招募失智友善天使(2009位)等,同時亦建置5處失智共照中心、24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6處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據點及4處失智團體家屋與日照中心等,完成各鄉鎮的失智照護網絡布建。
此項成果發表會由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長者表演揭開序幕,會場發表雲林縣失智照護網絡執行成果,讓照顧者需要協助時能知道雲林縣各個角落的照顧輔助資源,讓失智長者能受妥善照顧、照顧者得到支持,與雲林縣一同「攜手照護,共築有憶人生」;同時在現場也展示失智據點長者上課精彩作品,包括傳統獅頭、手做蠟燭、花鼓包等藝術創作,展現長者透過學習與創作重新找回自信與生命力。
縣長張麗善表示,失智症照護是縣府施政的重要優先事項之一,未來將持續攜手各局處與民間單位,共同守護長者健康與尊嚴;今年,縣府再新增2處失智共照中心及1處權責型據點,持續提升服務量能,以落實「早期診斷、早期延緩」的目的。同時,縣府結合20個鄉鎮市長照2.0計畫中的17項服務,從「預防與延緩、認識與體諒、照顧與守護」三大面向切入,串聯跨局處與社區資源,打造失智友善的宜居家園;另外,民眾如需進一步瞭解失智相關服務或申請資訊,可至就診醫院之失智共照中心洽詢,或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獲取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