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雲林新聞)【記者簡勇鵬/雲林報導】政府為記取88年921大地震的災難教訓,訂定每年9月21日為國家防災日,因此雲林縣政府今(17)日在石龜國小舉辦「114年度全縣中小學防災觀摩研習活動」,以「防震災害因應處理措施觀摩與經驗分享」為主軸,透過師生地震演練示範與災害潛勢工作坊,強化校園防災應變能力,落實防災教育向下扎根。
縣長張麗善指出,今天演練除了訓練學生面對突發災害的應變反應,並透過實作演練,讓同學學會互相關懷與協助,共同度過災難;且台灣是一個有颱風、洪水、地震、土石流等高災害風險的國家,縣府從學校、社區開始紮根,訓練防救災,打造更有韌性的家園。
張麗善表示,回顧九二一大地震、韋恩颱風,以及今(2025)年丹娜絲颱風等重大災害,均提醒我們台灣是一個多災害國家,必須做好事前準備,才能降低生命財產損失;因此縣府也以「智慧引航、科技防災」為核心理念,自籌經費3,368萬元成立「雲林縣防災教育科技中心」,並於今年三月正式啟用,讓師生能透過科技模擬,親身體驗颱洪、地震、火災、土石流等四大情境場館,提升實際應變能力。
教育處長邱孝文表示,今天演練除了地震發生應變疏散措施,也安排因地震造成開放性骨折、休克等傷患救助,過程逼真。請各校參與演練人員將防災知識與技巧,帶回各學校演練,讓每位學童面對各種災害,都能處變不驚,依SOP應變,提升能力,降低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