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芭樂是溪州鄉最重要的農特產,但夏季產量與品質常受限制。彰化縣政府自2023年起推動「番石榴品種更新計畫」,今(9)日溪州農會舉辦「津翠」芭樂新品發表會,這款新品種夏季依然能保持脆甜多汁,打破夏季芭樂品質不穩的印象。
溪州鄉芭樂種植面積達559公頃,居全縣之冠,其中「珍珠芭樂」佔九成。溪州農會總幹事彭顯賦指出,今年7、8月豪雨讓芭樂受災嚴重,預計中秋節盛產期減產,價格可能攀升,現在正是品嚐價廉物美芭樂的好時機。
傳統夏季芭樂品質普遍不如秋冬,但中興大學謝慶昌教授研發的「津翠」品種,在夏季仍能生產籽少、果肉厚實、甜度超過10度的芭樂,口感清脆、味道甘甜微酸,深受市場肯定。彰化縣政府自2023年起補助農友每分地1萬元田間管理費,鼓勵轉種此新品種,目前溪州已有17戶農友試種,面積達5.5公頃。
溪洲鄉番石榴產銷班第21班長姚協助分享,兩年前將原本0.8公頃的芭樂園中,0.7公頃改種「津翠」。他指出,「津翠」管理方式與珍珠芭樂相似,但抗熱能力強,即便夏季採收,果肉仍厚、籽少、口感不澀;且落果情況較少,收成量可比珍珠芭樂增加2成以上,市場售價也更佳。他鼓勵其他農民也試種新品種。
彭顯賦說,「津翠」果重約500至800公克,甜度高、清脆可口,打破消費者對夏季芭樂品質不穩的印象。部分試種農民收益翻倍,市場售價甚至達珍珠芭樂的兩倍,目前已有業者與農會接洽,預計未來可望上架超市。
彰化縣政府農業處農務科長黃松欽表示,推動品種更新計畫是為了讓夏季芭樂更具市場競爭力,並讓產期與珍珠芭樂錯開,增加果農收益。他也指出,津翠幼苗幾乎被預訂一空,顯示農民試種後收入增加,未來將鼓勵更多農民跟進,並協助供應商增加幼苗供應量。
隨著「津翠」芭樂逐步進入市場,消費者即使在炎炎夏季,也能品嚐到脆甜多汁、口感穩定的芭樂;對果農而言,不僅是收入提升的契機,更是溪州鄉芭樂產業向高品質與品牌化邁進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