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桃竹苗新聞)【記者金祐妤/新竹報導】近日竹北市發生數起異味問題,引發民眾關切,新竹縣長楊文科高度重視,立即召集專案小組討論此議題,新竹縣政府環保局與立委徐欣瑩、林思銘等單位均向中央請求協助,今(9)日上午徐欣瑩於立法院召開協調會,邀集環境部等討論中長期解決方案,並於下午至竹北市水圳公園會勘監測車放置位置,預計10日開始作業。
楊文科今日於縣府主管會報中,再度關切此案進度及原因,指示環保局務必請求中央協助,追查出異味原因,同時也詢問「異味事件即時通報平台」處理情形等。自8月下旬竹北出現異味狀況,楊文科也立即召集有關單位組成專案小組,並立即成立「異味事件即時通報平台」,鼓勵民眾通報以利於追查。
新竹縣政府環保局長蕭宏杰指出,民眾通報臭味期間,縣內的100多個微型感測器與手持式監測設備均未偵測到PM2.5或VOC(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簡稱VOCs)顯著上升,加上精密檢測需委外專業單位,成本高昂,難以單靠地方經費頻繁使用。環境部承諾將提供精準度高的不銹鋼採樣桶(Canister)供地方機動性採樣。
徐欣瑩今日上午於立法院召開協調會,環境部於會中承諾將提供專業的微量分析技術與採樣設備,並於今日下午赴竹北現場會勘監測車放置地點。
環境部將提供4點協助,包含:
1. 提供空氣採樣鋼瓶 (Canister):協助地方做空氣採樣,並提供後續分析。
2. 安排空氣品質監測車:專業微量分析技術,分析研判造成臭味的物質。
3. 持續提供大氣擴散模擬結果供地方應變。
4. 提供新竹縣空拍火點資訊。
國家環境研究院副院長江育德說明,依據部分民眾通報異味特徵(類似燒塑膠味),推測異味來源可能為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簡稱VOCs),然而地方儀器無法偵測到微量的VOC,所以擬派出空氣品質監測車、並提供實驗室等級的不銹鋼採樣桶,並將採樣檢體送回國環院實驗室做進一步微量分析,以利確認汙染物質。
新竹縣政府環保局、竹北市公所、立委徐欣瑩辦公室等單位今天下午到竹北會勘空氣品質監測車放置的位置,規劃放置一台車,並將視近日氣流條件展開監測,會勘結果由環保局與市公所合作支援提供場地、器材、人力,預計自明天(10)日起於水圳公園開始架設,預計監測一週。
徐欣瑩指出,新竹縣目前僅設有竹東與湖口兩處空氣品質監測站,人口最密集的竹北卻沒有設站,已明顯落後地方發展需求。因此,她向環境部提出中長期策略,在竹北增設空氣品質監測站,透過更精密的科技協助,才能防制空氣汙染。環境部將評估研議可行性後儘快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