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嘉市府籲顧骨力肌力 別讓「骨肌減少症候群」影響健康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為免市民因「骨肌減少症候群」提高跌倒與骨折風險影響健康,特別邀請大林慈濟醫院骨科主任謝明宏醫師舉辦專題講座。(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為免市民因「骨肌減少症候群」提高跌倒與骨折風險影響健康,特別邀請大林慈濟醫院骨科主任謝明宏醫師舉辦專題講座。(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觀傳媒嘉義新聞)【記者 陳惲朋 /嘉義報導】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為免市民朋友,因「骨肌減少症候群」提高跌倒與骨折風險影響健康,8/31日特別邀請大林慈濟醫院骨科主任謝明宏醫師舉辦專題講座,現場示範並提醒長者兼顧營養與運動,才能同時守護骨力與肌力。

衛生局廖育瑋局長表示,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每7位65歲以上長者就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症,每3人就有1人有肌少症。骨質疏鬆症加上肌少症,長者恐陷入「骨肌減少症候群」危機!這種雙重威脅大幅提高跌倒與骨折風險,影響生活品質。骨質疏鬆症是骨頭密度及力量下降,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來測量,T值低於-2.5即為骨質疏鬆症。肌少症則因肌肉流失、力量或功能下降而導致容易跌倒,可用儀器檢測肌肉量,也可測試握力、步速來檢視。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為免市民因「骨肌減少症候群」提高跌倒與骨折風險影響健康,特別邀請大林慈濟醫院骨科主任謝明宏醫師舉辦專題講座。(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為免市民因「骨肌減少症候群」提高跌倒與骨折風險影響健康,特別邀請大林慈濟醫院骨科主任謝明宏醫師舉辦專題講座。(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廖育瑋局長指出,隨著年齡增加,長者同時罹患骨質疏鬆症與肌少症的情況愈來愈普遍,「骨肌減少症候群」大幅提高跌倒與骨折風險,但多數長者往往不自覺。為提升警覺,嘉義市整合性健康篩檢針對50歲以上民眾,引進胸部X光影像運用AI技術,快速判讀骨質密度,異常者將轉介至骨科做進一步檢查;另為65歲以上長者進行握力測量,以預測肌少症風險,並協助及早介入預防。

謝明宏主任說,均衡飲食與運動是最有效預防骨肌減少症候群的方法。建議採531運動,每周5天、每天(或分段累計)30分鐘、運動時心跳達110下,並結合有氧、阻力、平衡與柔軟度訓練。此外,鈣補充品可能與藥物交互作用,或不適合特定族群,使用前務必諮詢醫師。

謝明宏醫師與民眾合影。(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謝明宏醫師與民眾合影。(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