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有影片)/鹿港七夕拜七娘媽 傳統糖粿承裝眼淚 傳遞婦幼祝福

(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農曆七月七日七夕,鹿港鎮傳承自泉州的民俗「拜七娘媽」熱鬧登場。祭品中最特別的「糖粿」象徵承裝七娘媽的眼淚,紙紮「七娘媽亭」則寓意化作鵲橋,助牛郎織女順利相會,也承載對婦幼的祝福。

(有影片)/鹿港七夕拜七娘媽 傳統糖粿承裝眼淚 傳遞婦幼祝福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農曆七月七日七夕,鹿港鎮熱鬧舉行「拜七娘媽」祭典,糖粿與紙紮亭承載祝福,祈求婦女與孩童平安健康。(記者陳雅芳攝)

今(29)日農曆七月七日,是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七夕,也被稱為中國情人節。不過在彰化鹿港,七夕更有另一層意義——拜「七娘媽」,保佑婦女與孩童平安。

鹿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莊研育指出,鹿港七夕祭拜的貢品豐富多樣,既有圓仔花、雞冠花和美妝品,也有象徵幼兒滿月的油飯,以及象徵婦女順利生產的麻油雞等傳統祭品。「七夕不僅是情人節,在鹿港也可說是台灣的『婦幼節』,祭拜的重點是保佑婦女與孩童平安健康。」

(有影片)/鹿港七夕拜七娘媽 傳統糖粿承裝眼淚 傳遞婦幼祝福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農曆七月七日七夕,鹿港鎮熱鬧舉行「拜七娘媽」祭典,糖粿與紙紮亭承載祝福,祈求婦女與孩童平安健康。(記者陳雅芳攝)

其中最具特色的祭品,莫過於「糖粿」。糖粿外觀像湯圓,但中央刻有凹洞。莊研育解釋,根據鹿港老一輩傳說,每年七夕鵲橋相會時,天上常下小雨,雨水象徵「七娘媽的眼淚」,糖粿的凹洞正是用來承裝這份神聖的祝福。現場民眾說,咬下糖粿時甜味中帶有濃濃的傳統味道,讓人不禁聯想到節日的祈福意涵。

此外,鹿港七夕還有紙紮「七娘媽亭」儀式。莊研育說,祭拜後焚燒亭子,剩下的竹枝會被丟到屋頂高處,寓意化作鵲橋,幫助牛郎織女順利相會。如今,手工製作亭子的工藝逐漸少見,早期熟練藝人只需半小時就能完成,但隨著人工與材料成本增加,多數人改用紙板印刷品代替手工,傳統技藝面臨失傳危機。

(有影片)/鹿港七夕拜七娘媽 傳統糖粿承裝眼淚 傳遞婦幼祝福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農曆七月七日七夕,鹿港鎮熱鬧舉行「拜七娘媽」祭典,糖粿與紙紮亭承載祝福,祈求婦女與孩童平安健康。(記者陳雅芳攝)

今(29)日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參與祭拜,孩子們對糖粿好奇地伸手拿取,老人則邊燒香邊回憶起年輕時親手製作七娘媽亭的情景。莊研育表示,這種跨世代互動,不只是信仰延續,更是一種文化教育,「透過七夕習俗,孩子們能理解尊敬長輩、珍惜家庭的意義,也認識自己的傳統文化。」

鹿港七夕拜七娘媽,不僅保留了浪漫傳說,更結合了婦幼平安的社會意涵,呈現出地方獨特的文化風貌,讓七夕節日多了一份溫暖與深度。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