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雲林新聞)【記者蘇榮泉/雲林報導】「2025雲林國際偶戲節」將於9月22日至10月12日盛大舉行,今年以「超越偶─偶戲超想像」為策展主題,並首度引入角色IP設計作為主視覺,象徵台灣代表性的傳統藝術布袋戲正以嶄新的姿態邁向跨界與未來。
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過去偶戲節主視覺多以靜態符號為核心,承載文化厚度,但隨著世代轉變,傳統藝術需要更多互動性與延展性。角色IP的導入,讓布袋戲不再只停留於舞台,而能進入社群平台、數位互動,甚至跨足動漫與遊戲,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符號。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進一步說明,今年設計靈感來自操偶師的雙手,象徵布袋戲的靈魂。透過設計轉化,主視覺不僅是靜態圖像,更成為能與觀眾對話的角色形象。粉紅大手與小黃手的互動,既呼應「以手傳神」的文化精髓,也象徵傳統與創新的交融。
此次角色IP設計的轉型具有三大核心意義:一、讓文化動起來:透過動畫、表情符號與影音,提升趣味與互動性,吸引年輕世代。二、跨界應用:角色IP能廣泛運用於商品、社群、舞台與遊戲,讓偶戲節成為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三、與新世代對話:角色造型可愛親和,讓布袋戲在年輕觀眾心中建立自然情感連結。
張麗善強調,雲林國際偶戲節已走過23屆,累積德國iF設計獎、美國Telly Awards、IDA、MUSE等共11項國際肯定。這不僅代表雲林在地文化能見度的提升,更提醒必須持續推動布袋戲的現代化轉譯,讓傳統藝術成為跨世代共享的文化資產。
今年主視覺IP更將透過「全民命名活動」邀請民眾參與,讓角色形象不只是設計上的創新,而是文化永續的重要策略。縣府期盼布袋戲能超越舞台,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可觸碰、可互動的文化生命體,展現「超越偶」的新時代精神。
立即加入【觀傳媒】官方帳號http://lin.ee/q2kd3ut精彩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