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老撈麻辣火鍋創新出擊 麻辣香鍋鴨一鍋兩吃 永續理念也入菜

乾鍋香辣初登場,整隻煙燻茶鴨霸氣上桌,厚切鴨肉爆香四溢。圖/老撈麻辣鍋FB
乾鍋香辣初登場,整隻煙燻茶鴨霸氣上桌,厚切鴨肉爆香四溢。圖/老撈麻辣鍋FB

【記者朱立君/專題報導】在競爭激烈的台北麻辣鍋市場,位於敦化北路巷弄的「老撈麻辣火鍋 新派火鍋及私房料理」,憑藉獨特食材與創新料理,打造出令人驚豔的「麻辣香鍋鴨」。不僅讓饕客在乾鍋與火鍋間享受雙重滋味,也藉由善用食材多元部位,呼應餐飲永續的精神,成為近期美食圈與餐飲專家熱議的餐廳。

麻辣香鍋鴨:煙燻茶鴨霸氣上桌 一鍋兩吃驚喜不斷

這道「麻辣香鍋鴨」以整隻煙燻茶鴨為主角,承襲川菜「冒鴨」手法乾鍋燉煮,厚切鴨肉香氣四溢、肉質紮實,入口瞬間椒麻香氣爆發,辣而不燥。乾鍋裡的牛肚、高麗菜、豆芽、午餐肉、泡麵吸收湯汁後,風味更添層次。

最特別的,是「一鍋兩吃」的設計:乾鍋享用過後加入高湯,立刻變身暖心麻辣火鍋。前段的濃烈香辣與後段的溫潤熱湯,形成截然不同的體驗,讓聚餐過程高潮迭起。

手掌大的大刀腰片薄切入鍋,川燙幾秒即可享受爽脆鮮嫩的口感,搭配蛋黃更添滑順。右圖:牛尾鍋經長時間蔬果高湯慢燉,釋放滿滿膠質,入口軟嫩綿滑,堪稱麻辣鍋最佳伴侶。圖/老撈麻辣鍋FB
手掌大的大刀腰片薄切入鍋,川燙幾秒即可享受爽脆鮮嫩的口感,搭配蛋黃更添滑順。
右圖:牛尾鍋經長時間蔬果高湯慢燉,釋放滿滿膠質,入口軟嫩綿滑,堪稱麻辣鍋最佳伴侶。圖/老撈麻辣鍋FB

黃牛胸肉:懂吃饕客才懂的驚艷口感

老撈的另一道招牌「黃牛胸肉」,則讓不少饕客重新認識牛肉。白色紋理並非油脂,而是筋膜與結締組織,只需涮三秒,即能嚐到滑嫩帶脆的特殊口感,完全不油膩。這塊少見部位在老撈成為必點菜色,也凸顯餐廳「懂吃肉」的精神。

大刀腰片與牛尾鍋:鮮度與膠質的雙重考驗

「大刀腰片」以大片薄切搭配蛋黃上桌,川燙幾秒後爽脆無腥味,展現對食材新鮮度的要求。
「牛尾鍋」則靠長時間蔬果熬煮高湯襯托牛尾的軟嫩膠質,入口黏口卻不膩,被形容為「化骨綿掌般」的綿滑感,是麻辣鍋的完美伴侶。

經典「三記魚餃」以海鰻魚漿製成外皮,內餡包入鮮甜豬肉,口感軟嫩Q彈,被譽為「魚餃皇者」。滷製後再入鍋的板豆腐則吸附麻辣湯頭與滷香,外辣內香,層次分明。圖/周含鐘攝
經典「三記魚餃」以海鰻魚漿製成外皮,內餡包入鮮甜豬肉,口感軟嫩Q彈,被譽為「魚餃皇者」。滷製後再入鍋的板豆腐則吸附麻辣湯頭與滷香,外辣內香,層次分明。圖/周含鍾攝

細節見真章:魚餃與豆腐的驚喜

小菜同樣不容忽視。「三記魚餃」以海鰻魚漿製成外皮,包入新鮮豬肉,鮮甜滑順,被饕客譽為「魚餃皇者」。而滷製後再入鍋的板豆腐,外層辛辣、內裡滷香,雙重風味層次分明。

永續餐飲協會理事長曾憲慈(企鵝)表示,老撈透過黃牛胸肉、牛尾等少見部位入菜,不僅提升食材價值,也展現餐飲永續精神。圖/朱立君攝
永續餐飲協會理事長曾憲慈(企鵝)表示,老撈透過黃牛胸肉、牛尾等少見部位入菜,不僅提升食材價值,也展現餐飲永續精神。圖/朱立君攝

永續餐飲協會理事長曾憲慈(企鵝)受訪時指出,老撈的價值不僅在於創新料理,也在於「全牛利用」與食材應用上的巧思。「像黃牛胸肉、牛尾,甚至腰片,都是一般餐廳較少主打的部位。老撈透過精心料理,讓這些食材變成桌上的驚喜,不但提升了食材價值,也減少浪費,這其實就是餐飲永續的精神。」

他強調,餐廳若能將少見部位轉化為佳餚,不僅能帶給消費者全新體驗,也能推動飲食文化朝向更永續的方向發展。

老撈已成為不少老饕固定的聚會地點,甚至有傳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訪台時也曾造訪。許多顧客笑稱,老撈是「肉控的天堂,也是懂吃人的秘密基地」。

從霸氣登場的「麻辣香鍋鴨」、驚豔味蕾的黃牛胸肉,到膠質滿滿的牛尾鍋與細膩的小品料理,老撈麻辣火鍋展現的不只是料理創意,更是一份對食材與環境的珍惜。在麻辣的熱辣氛圍裡,老撈用美味演繹出一種新的餐飲態度:吃得過癮,也吃得有意義。

老撈麻辣火鍋 新派火鍋及私房料理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4巷53號

線上訂位立即訂位
預訂專線 ➤ 02-2771-9957
加入會員老撈會員專區
FB粉專老撈麻辣火鍋 Facebook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