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起,《冰雪奇緣》(Frozen)於全球熱映,以雪、風、冰為隱喻,細膩描繪主角艾莎(Elsa)從自我壓抑,到由內而外、放飛蛻變的歷程。主題曲《Let It Go》(放開手),隨影片所到之處迅速風靡,其傳唱度,甚至可謂已超越哈姆雷特(Hamlet)的經典獨白“To be or not to be”(生存還是毀滅)。
首演於西元1600年前後的《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以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為父王復仇的心理糾結為軸,主要劇情圍繞包含對「人生、死亡、背叛和復仇」的沉重思考。至於《冰雪奇緣》,則著墨於「自我接納、家庭關係,以及面對恐懼」等環節。從初始的艾莎公主“不見一絲足跡”的孤寂、“別讓他們進來,別讓他們看見”的自我壓抑,轉進到“Let it go”的接受真實自我,以及最終學會控制魔法、使王國重拾溫暖的艾莎女王。
聖嚴法師選以「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的心法,作為在逆境裡,依然可以前行、遠眺的驅動力;詩篇37:5「當將你的事交託給耶和華,並倚靠他,他就必成全。」、彼得前書5:7「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則同樣儆醒我們:「透過堅貞信仰交託、放手,為自己迎來生命轉機」。「放下、交託、放手」與“Let it Go”同義,都旨在幫助我們 – 靜心領會如何於「無常」之中,活出自由自在、遊刃有餘。
再依正念療法(mindfulness-based therapies)、認知行為療法(CBT)、接受與承諾療法(ACT),以及靈性心理學(spiritual psychology),來解釋“Let it go”,亦可知均是在強調:「放棄對無法掌控事物的執念,轉而接受現實,以達成內在平和與情感釋放」。譬如:認知行為療法中的“letting go of… ”(放下、放手、放開…),即在於幫助個體,從「強迫性的控制」,轉向「適應性的回應」。
面對逆境《Let It Go》-《冰雪奇緣》的「放手」交託
文/夏學理教授(前臺師大發言人/所長)
2013年11月起,《冰雪奇緣》(Frozen)於全球熱映,以雪、風、冰為隱喻,細膩描繪主角艾莎(Elsa)從自我壓抑,到由內而外、放飛蛻變的歷程。主題曲《Let It Go》(放開手),隨影片所到之處迅速風靡,其傳唱度,甚至可謂已超越哈姆雷特(Hamlet)的經典獨白“To be or not to be”(生存還是毀滅)。
首演於西元1600年前後的《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以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為父王復仇的心理糾結為軸,主要劇情圍繞包含對「人生、死亡、背叛和復仇」的沉重思考。至於《冰雪奇緣》,則著墨於「自我接納、家庭關係,以及面對恐懼」等環節。從初始的艾莎公主“不見一絲足跡”的孤寂、“別讓他們進來,別讓他們看見”的自我壓抑,轉進到“Let it go”的接受真實自我,以及最終學會控制魔法、使王國重拾溫暖的艾莎女王。
我們都不是王子、公主,我們也沒有艾莎的魔法、哈姆雷特的佩劍;當我們遇上生命裡的風暴 – 無論是惡遭污名指控、被貼上負面標籤,抑或在冤屈裡苦苦掙扎時,那至為殘酷的現實卻更是:在凜冽如霜雪的蒙難境遇裡,基本上,並不會有馴鹿「斯文」和暖心「雪寶」的拔地而出、緊急救援。
如此,對於因為受到誣陷、壓迫而起的苦毒、憤怨,我們該當如何面對?難道就不再有所期待?而甘於束手,讓自己蒙遭二次傷害?
聖嚴法師選以「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的心法,作為在逆境裡,依然可以前行、遠眺的驅動力;詩篇37:5「當將你的事交託給耶和華,並倚靠他,他就必成全。」、彼得前書5:7「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則同樣儆醒我們:「透過堅貞信仰交託、放手,為自己迎來生命轉機」。「放下、交託、放手」與“Let it Go”同義,都旨在幫助我們 – 靜心領會如何於「無常」之中,活出自由自在、遊刃有餘。
再依正念療法(mindfulness-based therapies)、認知行為療法(CBT)、接受與承諾療法(ACT),以及靈性心理學(spiritual psychology),來解釋“Let it go”,亦可知均是在強調:「放棄對無法掌控事物的執念,轉而接受現實,以達成內在平和與情感釋放」。譬如:認知行為療法中的“letting go of… ”(放下、放手、放開…),即在於幫助個體,從「強迫性的控制」,轉向「適應性的回應」。
聖經應許世人:「凡為攻擊你所造的兵器,必不利用;凡在審判時用舌頭攻擊你的,袮必定他為有罪」(以賽亞書54:17)。詩篇亦有言:「要在耶和華面前安靜,耐心等候祂,不要因惡人的道路通達、陰謀得逞而煩躁」(詩篇37:7)。其理由是要定心堅信:「伸冤在主,主必報應」(羅馬書12:19),凡逼迫者,必反遭打擊;傷害者,必受到報應。
綜此可知,“Let it go”不僅只是一首歌的歌名與歌詞,更可以是我們的生命宣言 – 適時地選擇交託,讓根植於恐懼的「控制需求」被取代,為自己帶來情感自由。這可以幫助我們釋放憂慮、降低負面情緒,促進心理韌性與喜樂平和,以維持那最為珍貴的純淨靈性與新生動能。
閱讀更多
王陽明力挺《我要贏Online》!首推聯名國際大廠BNG新作《幸運麥克哥》一周衝破千人會員
表揚績優宗教團體 侯友宜:信仰化作行動讓社會更美好
楊柳強風豪雨重創農業 台東縣長饒慶鈴呼籲中央支援
楊柳遠離! 花蓮縣長徐榛蔚六十石山勘災拚復原
最堅強ㄟ節烈女魂「陳守娘」散步導覽回歸!今(14)日起開放線上報名 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加強交通便利性 梧棲290路公車路線延伸「梧棲區體育場」
南投縣後備指揮部所屬輔導幹部參與防災士訓練強化防災能量
「新竹通」APP上線試營運 實現「一機在手,市政暢行」願景
「東成陸域風電說明會」引居民抗議 黃仁斥「混蛋」轟經濟部違利益迴避
UEIS聯合國際學校
2025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
2025藝術自造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