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傳出好消息!憑著「e藥整合跨域合作 高齡用藥安心無礙」計畫,今年(114年)獲得衛福部頒發的「提升服務品質計畫」肯定,日前由衛福部長邱泰源親自頒獎表揚,豐原醫院院長李永恒進一步將獎項回院頒發給藥劑科團隊,李永恒院長說這項榮譽不只是對醫院專業實力的肯定,更代表豐原醫院用心守護每一位長輩健康的決心。
豐原醫院指出,台中山線地區的老年人口比例高,慢性病盛行,就醫經常要跑不同科別或醫療機構,許多患者吃了重複的藥,增加身體負擔與風險,有鑑於此,豐原醫院藥劑科從107年起,組成「五福藥師圈」團隊,整合多科用藥、優化就醫流程,並結合數位科技、醫療判斷與社區關懷,持續每年推動創新的「e藥整合計畫」,不但能提升病人用藥的安全和品質,也能有效減少醫療浪費和照護人力的壓力,可說是一舉多得,反應在慢性病患者之「用藥整合前後平均品項數」成效上,從平均11.1顆藥,整合用藥後平均降至9.7顆藥,讓患者不重複用藥,並且降低身體負擔。
豐原醫院表示,這項計畫的一大亮點,是由豐原醫院資訊室自行開發的用藥整合系統,病人就醫時,系統能自動篩選出有使用自備藥、中草藥、保健食品等多重用藥的住院病人,藥師會主動進行住院用藥訪視,除了教導民眾正確的用藥資訊,也會協助找出交互作用的藥物,且系統可立即傳送用藥建議至醫師手機、醫師也可即時點選回覆意見,訊息傳遞快速又方便。例如住院病人使用類固醇後,血糖可能會升高,系統會自動提醒醫療團隊及早監測與處理;腎功能不好的長者也會依照檢驗數據,自動提醒醫師調整藥物劑量,減少副作用發生風險,用藥照護更精準也更安心。
豐原醫院指出,以心臟衰竭的患者為例,運用「D-SMART」創新流程,團隊在病人急性期時就積極介入,即時提供心衰竭緩解藥物,並搭配國際最新治療指引,讓病人在住院初期就能接受個別化用藥計畫,達成從急性期到急性後期全面的照護。根據豐原醫院分析,這樣創舉成效顯著,出院後14天內,所有病人都能達成依指引建議用藥;30天內再住院的比率也從6.5%大幅降至2.4%。同時為了讓長輩更容易了解自己在吃什麼藥,醫院也製作「圖示化衛教單」與互動式教材,像是有藥品照片、服藥時間圖表等,幫助長者正確服藥,也提升自我照護能力。
豐原醫院進一步表示,e化的方式也讓病人將用藥紀錄隨時帶著走,在病人出院時提供「個人化電子健康護照」,民眾至社區診所或藥局只要一掃條碼,即可取得住院過程中的用藥整合紀錄與衛教資訊,可確保用藥照護不間斷。另外,民眾也可透過手機線上紀錄血壓、APP回報藥物副作用,藥師會即時掌握病況,必要時聯絡醫師調整處方。而針對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醫院召集醫、藥、護等跨領域人員共同參與,建立「手術抗凝血劑停復藥」流程,有效預防手術前忘記停藥,造成術中出血風險;術後未及時復藥,導致發生血栓,讓整個用藥管理流程更完善、更貼心。豐原醫院將持續推動智慧健康管理,打造永續且安心的「豐醫長照圈」,陪伴更多長者穩健走過每一段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