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暑假開跑,彰化縣溪州鄉南州國小今(1)日舉行「濁水溪黑米?食育創新營」成果展演,為期三天的營隊以在地特色農產「黑米」為主題,透過動手做、實地學、創意發想等方式,讓學童從產地到餐桌深度體驗黑米的文化與農業價值,在暑假中快樂學習、收穫滿滿。
這個營隊是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和南投分署指導,找來創奕產業發展協會的青年們,帶著學生們從產地學到餐桌,學黑米怎麼種、怎麼煮、還能做出什麼好吃又有創意的東西。
營隊活動從7月30日至8月1日展開,結合手作烹飪、農業探索、藝術創作等多元課程,打造一場結合食農教育與鄉土文化的暑期學習盛宴。活動第一天,孩子們在曾獲全國學校午餐創作佳作的「廚媽」麗玲老師帶領下,體驗黑米飯糰的製作,還有的孩子把自己做的飯糰帶回家要跟家人分享,現場超熱鬧又溫馨。
第二天則是走入農田,由周老師帶領大家認識黑米從種子到收成的過程,大家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看到黑米長怎樣、怎麼種,還了解農民的辛苦,很多孩子都說很驚喜也很感動。
第三天則是藝術創作日,孩子們拿起畫筆、黏土,發揮創意,畫出或做出屬於自己的「黑米故事」,不只是學農業,還變身小小藝術家!
其實早在營隊前,南州國小就和創奕產業發展協會合作推出過結合黑米的特色課程。像是6月底,四年甲班的小朋友就參加「黑米寶寶捏麵秀」,在巫家捏麵館館長巫俊德老師的帶領下,做出一個個用黑米為主題的可愛捏麵作品,學到文化又玩得開心。
南州國小校長楊巽斐說,這樣的課程把黑米從農田帶進課堂、走上餐桌,不只是學技能,更幫助孩子了解自己家鄉的特色,也對未來有更多想像。
創奕產業發展協會執行青年長陳奕霖說,這次營隊最大的收穫,是看到孩子們真的從中學會、感受、創造,我們希望孩子能從這裡出發,帶著對家鄉的熱情,把溪州黑米的故事傳出去,讓更多人知道我們這裡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