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桃竹苗新聞)【記者曾平/桃園報導】為提升醫療資源運用效率與病患照護品質,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將自2025年8月1日起正式推出「門診抗生素注射治療計畫」(Outpatient Parenteral Antimicrobial Therapy, OPAT)。此計畫旨在讓需要長期靜脈注射抗生素的病患,在不住院的前提下,於門診接受安全有效的治療,兼顧醫療品質與生活便利,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醫療理念。
桃園醫院院長楊南屏表示,OPAT計畫的推行不僅能大幅減少病患因住院帶來的生活不便,還能有效提升就醫體驗,讓病患在熟悉的居家環境中持續接受治療,同時降低因長期住院可能衍生的醫療風險。此計畫適用於多種感染性疾病,包括但不限於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骨髓炎、脊椎感染、敗血性關節炎、心內膜炎、術後感染,以及醫療器材相關感染等。經由專業醫師評估後,確認病情穩定的病患即可參與OPAT計畫,透過門診定期接受抗生素注射,並搭配完善的居家照護指引,確保治療連續性與安全性。
為確保OPAT計畫的順利執行,桃園醫院已建立一套標準化且嚴謹的照護流程。該流程由急診部、感染科、藥劑科與護理部門組成的跨領域醫療團隊共同參與,負責評估病患的治療適應症、藥物安全性及療效監測。此外,專責個案管理師將提供個人化的衛教指導,涵蓋藥物使用、注射部位護理及感染症狀辨識等內容,並透過定期電話追蹤或遠距醫療平台,隨時掌握病患的健康狀況,確保治療過程中如有異常能即時介入,降低感染惡化或治療中斷的風險。
OPAT計畫的推行,不僅讓病患能享有與住院治療相近的醫療品質,還能大幅縮短住院時間,進而釋放病房資源,提升整體醫療體系的運作效率。對病患而言,OPAT意味著更高的生活自主性與彈性,例如能維持日常工作、家庭生活或社交活動,對於年長者或行動不便者尤其是一大福音。同時,計畫也有效降低醫療費用負擔,對病患與健保系統皆具有顯著效益。
楊南屏院長強調,OPAT計畫是桃園醫院朝向精準醫療與病人自主邁進的重要一步,未來將持續蒐集臨床數據與病患回饋,優化流程與服務內容,並探索將OPAT應用於更多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讓更多有需求的民眾受惠。透過此創新醫療模式,為台灣的感染控制與醫療照護開創全新局面,造福廣大病患。(圖/部立桃園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