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雲嘉南新聞)【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每7位高中職學生中就有1位有明顯憂鬱情緒,然而真正願意主動求助心理專業的人數不到一成,為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養,嘉義市政府衛生局於7月31日至8月2日,在國立嘉義大學舉辦「青少年心理探索營」,本次活動以沉浸式角色扮演方式進行,結合心理健康知識、團隊任務與闖關遊戲,讓參與者在趣味中學習,認識情緒管理、人際溝通與壓力調適技巧,提升拒絕毒品、酒精與網路成癮等不良誘惑的能力。
探索營由嘉義市政府衛生局,財團法人陽明教育事務基金會及國立嘉義大學合作,結合臨床心理師、諮商師與社工專業團隊,共同打造一個充滿溫度與創意的學習環境,巧妙融入青少年熟悉的3C與線上元素,主打「沉浸式角色扮演」和「魔法商店」兩大創新亮點,每位學員將扮演特定角色,如心理師、社工、警察或律師,參與故事型闖關劇情,整個過程不只是遊戲,更是一次關於理解、同理與溝通的深度體驗。
遊戲中設計「魔法道具系統」,學員可透過任務獲得如「真心卡」、「物資券」、「電話卡」等不同功能的道具,幫助他們突破關卡與解決問題。這些設計不僅增加趣味性,也巧妙引導學員主動運用所學心理技能,提升實際應對能力。
本次營隊最後一天,特別設計「親子互動課程」與合作任務,邀請家長與孩子一起走進彼此的內心世界,增進理解與信任,促進家庭支持系統的建立,成為孩子最溫暖的避風港。
活動同時推出「種子學員計畫」,鼓勵表現優秀的參與者未來擔任小隊輔,協助下一屆營隊進行,從現在的參與者轉化為未來的引導者,讓心理健康的學習歷程得以延續與擴散。未來更規劃「學員回娘家計畫」、「學長姐經驗分享」等延伸性活動,建立長期陪伴與支持的成長機制。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表示,青少年處於自我認同與人際互動的關鍵階段,若缺乏有效的情緒表達與支持系統,容易陷入迷惘、焦慮、孤立甚至自傷等風險,本次探索營特別設計以「遊戲化學習」為主軸,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做」,降低對心理議題的抗拒,也提供實用的因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