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雲林新聞)【記者蘇榮泉/雲林報導】基督教芥菜種會推動的「青農孵育計畫」今夏邁入滿周年,展現出亮眼的成果。由四位平均年齡僅22歲的青年組成的青農團隊,所栽種的「花蓮26號丰稻稘燉飯米」在西部稻作區表現優異,第一期稻作產量較去年成長近三成,總量突破3,000公斤。這群青年從當初以工代賑的學習型參與者,成長為專業農事團隊的一員,現已正式受聘為芥菜種會員工,持續實踐「三福助人網」的「扶立」理念。
為慶祝這份豐收成果,芥菜種會於7月23日在雲林元長鄉舉辦「粒上加力-新食力」成果展,邀集聯采企業、Gino Pizza、冠廚食品等夥伴共同參與,展示「社會農場」結合產業永續與人才培育的具體成果,並宣布下一階段的擴展藍圖,包含增加耕作面積至2公頃,跨足義式餐飲市場,並將燉飯米進軍零售通路。
此次青農孵育計畫不只是農業培訓,更是生命翻轉的平台。青農小庭(化名)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從過去的迷惘青年到如今成為影像創作者與農夫,他說:「我想讓大家知道,我沒有被放棄。」而新成員芝麻(化名)則從長期奔波舞台工作的高壓生活中回歸家鄉,雖對友善農法感到陌生,仍以堅定決心投入學習,期盼在自家土地上開創嶄新人生。
芥菜種會執行長李肇家表示,過去一年深耕元長鄉,青農們的投入與成長令人動容,這片土地不僅孕育作物,也療癒人心,更見證社會農場翻轉生命的可能。芥菜種會今年也在雲林虎尾設立據點,服務更多有需要的困難家庭。特別感謝聯采企業有限公司、Gino Pizza君諾食品、冠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夥伴到場支持,與芥菜種會齊心打造助人網絡,產銷與人才培育齊頭並進,陪伴社區需要者穩健前行。
聯采企業與芥菜種會合作已逾四年,不僅協力耕耘元長田區,也在中部助人中心開設習藝所,教授青少年義式料理與加工技能。執行長余國靖強調:「我們期待提供的不只是工作,更是讓年輕人重新站起來的機會。」
Gino Pizza執行長鄭羽辰則說:「燉飯米不只是食材,更代表一種對土地的深情。」雙方不僅合作開發義大利料理餐點,也推動公益零錢箱,鼓勵消費者參與行動。未來更預計於2026年推出以燉飯米為主的即食餐盒,讓助人理念走入大眾日常生活。
在少子化與人口外移的浪潮中,「青農孵育計畫」以農業為載體,創造青年願意返鄉、留鄉的就業機會,同時實現社區永續、共生共好的理念。芥菜種會透過實際行動證明,農村不只是出產糧食的地方,更能成為培育希望、翻轉命運的沃土。
立即加入【觀傳媒】官方帳號http://lin.ee/q2kd3ut精彩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