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花東新聞)【記者劉百瑞/台東報導】為展現臺東縣銀髮族持續學習的精神風貌與豐碩成果,臺東縣政府社會處於今(16)日在臺東大學臺東校區6樓國際會議廳辦理「114年長青學苑成果展」,此次活動不僅是長青學苑學員努力的結晶,更展現臺東推動活躍老化、終身學習政策的成果,促進長者在學習中建立自信、拓展社交、保持活力,體現「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
活動集結縣內各鄉鎮長青學苑的學員,展現一整年的學習成果,內容豐富多元,分為靜態展示與動態表演,展現銀髮族的學習熱情與生命力。在靜態展區,現場展出包括禪繞畫、粉彩、水彩畫、攝影作品及融合科技的AI生成畫作等,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學員們的創意與努力,呈現出長者持續學習的成果與藝術美感。動態表演則精采絕倫,內容涵蓋奔放節奏的非洲鼓演出、動人心弦的薩克斯風及二胡演奏;結合體能與藝術的運動科學舞,以及充滿文化色彩的日本文化祭舞蹈、中國風古典舞、夏威夷HULA草裙舞等。此外,現場還有溫馨感人的合唱節目,展現出長輩們齊心協力,讓觀眾深深感受到長者豐沛的能量與樂觀的生活態度。
臺東縣政府社會處表示,2025年上半年,長青學苑迎來了739位長者的積極參與,開設課程分為上下學期共60門課,每學期為期三個月。今年的課程不僅延續了過往的學習亮點,更加入了新特色—「科技應用好好玩」與青年共同學習,使學員們的學習體驗更加多元與創新,學習現代科技,特別是3D列印與雷射割技術,並將這些前沿技術應用於實際創作,將虛擬創意轉化為具體的實體物件。這不僅增進了學員的動手能力,也開拓了他們對科技世界的理解和應用範疇。長青學苑一直致力於為長者提供豐富多元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在晚年生活中不斷充實自我,保持活力。今年的課程創新與發展,更加展示了銀髮族的學習熱情與不斷追求進步的精神。
臺東縣長饒慶鈴提到,臺灣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面對這樣的轉變,縣府始終秉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長期推動長青學苑的發展,致力於打造多元、友善的學習平台。她強調,不僅希望幫助長輩們維持身心健康,更鼓勵他們走出家門、培養興趣、拓展人際關係,讓晚年生活依然充實且有尊嚴。
饒慶鈴進一步指出,縣府積極推動多項長者友善措施,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提供關懷訪視、健康促進等服務;實施老人免費乘車方案,便利長者出行;每年舉辦長青嘉年華系列活動,促進社會參與;落實獨居老人分級關懷訪視,強化安全守護網;建置智能守護緊急救援服務,結合科技即時支援長者安全;啟動高低溫關懷專案,落實居家防寒防暑;推動居家亮晶晶計畫,改善弱勢長者生活環境安全;以及推展青銀共學(共生)計畫,促進世代交流與共融。這些政策全面營造高齡友善環境,讓長者在熟悉的社區中安心生活、快樂學習。
饒慶鈴感謝教學團隊與各協力單位的辛勞與支持,讓長青學苑的運作更加穩健、有溫度。縣府未來將持續優化課程內容,整合更多社區資源,讓更多長者有機會走進學苑、享受學習的樂趣,共同打造一個溫暖、幸福、世代共融的臺東。
社會處陳淑蘭處長表示,為因應學員多元化的學習需求,長青學苑積極擴充師資陣容,今年度與救國團臺東縣團委會攜手合作導入創新課程,翻轉社會對高齡的既有印象,打造活躍老化的新典範,讓長者的學習更加深入、廣泛且實用。藉由多元豐富的課程與活動規劃,不僅顯著提升學習成效,也強化了學苑的整體專業水準與吸引力。高齡者是社會珍貴的資產,其智慧與人生經驗值得珍視與傳承。透過成果展,希望讓更多民眾看見長者的潛能與活力,打破對老化的刻板印象,協助長者維持健康,參與社會、強化安全感,進而促進世代融合,共創社區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