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新北新聞)【記者蔡宇辰/新北報導】新北市瑞芳區三爪子坑路(瑞芳國中旁)人行環境改善工程近日已全面完工,新增200公尺長、1.9公尺寬人行道,搭配景觀圍牆及綠化設計,不僅讓原本行走於車道上的學生及行人擁有更安全舒適的通學動線,也塑造兼具地方意象與友善步行的人本環境。
工務局長馮兆麟表示,該路段為瑞芳國中學生每日通學必經之處,原本無人行道設施且路寬不足,人潮被迫與車輛爭道,容易發生危險。為消除潛在危害,新北市府重新規劃通行空間,導入「公有土地活化」觀念,藉由跨局處協調整合,提升土地使用效益。
馮兆麟特別感謝地方民代、里長與瑞芳國中協調校地使用權,除了台電遷移3支電桿排除通行障礙之外,學校公有空間重新調整,改善校內積淹水及照明,創造雙贏,且學校圍牆基座預埋管路,供未來校方管線使用,兼顧施工效益與後續維護需求,提升整體市容與機能。
負責施工的養工處長鄭立輝說明,原車道僅5.6公尺,無法滿足雙向會車且人車爭道,改善後拓寬成6.5公尺雙車道,紓解交通並減少視線死角。並新設人行道寬度約1.9公尺,保障行人通行權益,也強化通學路段之安全性。
鄭立輝進一步說明,工程設計結合校園景觀,圍牆基座融入基隆河水波紋意象,並搭配植栽綠美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兼具功能性與美感的友善步行空間,同時也納入通學區概念,新設通學區及限速標誌牌警示進入通學區,安全第一減速慢行。
馮兆麟強調,新北市政府自108年起推動「通學廊道安全改善計畫」示範工程,逐步優化各級學校周邊人行空間,提升市容與安全性,預計今年完成80所校園周邊環境改善,本局不斷為學童環境努力改善,通學廊道安全改善計畫進度超前,進而再提升改善目標,明年將朝完成100所的目標邁進。
建構人本環境是新北市長侯友宜上任以來的重要政策,學校周邊人行環境改善結合教育、交通與空間景觀等多元面向,逐步完善人本交通設施,實現侯市長「安全通學、安心通行」的施政目標,為市民打造更宜居、更具品質的理想城市。(廣告)